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发现孩子心灵深处的“宝石”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网整理 2019-04-02 08:44:46

  编者按:《孩子的心灵:儿童心理分析案例》一书,是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创办理事山中康裕先生1978年在日本出版的著作,时隔近40年,这本书在今天的日本依然畅销。去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引进出版后,在中国也受到读者的欢迎,并入选本报2017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TOP10榜单。

  日前,借该书译者、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日语教师、同传译员穆旭明赴日拜访山中先生之机,本报记者拟定采访提纲委托穆老师提问山中先生。本文为记者根据穆旭明老师译文整理的稿件。

  采访时间:2018年2月5日

  采访地点:日本京都府宇治市山中康裕先生寓所

  记者:《孩子的心灵》这本书是39年前在日本出版的,虽然是一本心理学专业书籍,但每年都在不断地加印,在中国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您认为是什么吸引了读者?

  山中康裕:由穆旭明先生翻译的我的个人著作,能够在中国入选“教师喜爱的100本书”,我由衷感到高兴。

  来我们这里治疗的孩子,无论是哪个孩子,即使是病状严重的孩子,我都能发现在他们的内心中有着宝石般的闪光点。孩子们通过各种不同表达方式的治疗,最终,他们的症状会消失不见。我在书中记载了这些事实,可以说是吸引读者的一个方面。

  其次,是我始终全身心地投入,和孩子们心与心的交流。我始终从正面的角度去看待眼前的每一个孩子。本人真挚的态度,或许是吸引读者的又一个理由。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面对孩子的态度是不分国界的,这也是对待儿童应有的一种态度。可以说是我本人的这种态度得到了众多读者的认可。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表现疗法”。

  山中康裕:我是1967年成为精神科医生的,从那年开始,我实施了绘画疗法。与此同时,我还翻译了沙盘游戏创始人多拉·卡尔夫的德语原著《Sandspiel(箱庭疗法)》,在日本推广实施箱庭疗法。绘画疗法和箱庭疗法,是我最初开始临床治疗时就采用的方法。

  这期间,我突然发觉绘画疗法和箱庭疗法其实是相通的,所以我把两者统一称为“表现疗法”。当然,表现疗法还包含了各种其他的技法。我在临床治疗中时常遇到各种不同类型及喜好的孩子,有的喜爱阅读小说,有的擅长写诗,有的则爱作曲演奏等,我会通过孩子们各自的喜好和他们展开交流。那些交流治疗过程,也可以分别说是小说疗法、音乐疗法、诗歌疗法等等。但是,所有技法都是一种内心的表达,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运用意象(image)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心灵。于是,我把所有的技法统称为“表现疗法”。

  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表达性心理治疗:徘徊于心灵和精神之间》(山中康裕/著 穆旭明/译)一书,详细记载了我在心理治疗现场采用实施各种“表现疗法”的经过。

  记者:从书里的案例描述中可以看到,您竭尽全力向读者忠实地再现与来治疗的孩子亲密交往的过程,我从中感受到您对孩子的爱护。作为心理治疗师,您如何看待这种接纳和友善?您是怎样理解儿童和患者的?

  山中康裕:无论什么症状的孩子,无论症状何等严重的孩子,我始终认为,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中都有其自身的特质,那也可以说是心灵的原点。我往往注视着那个部分。我没有局限于来自孩子表面的行为,例如哭泣、愤怒、暴躁等。相信眼前的孩子,积极发现他们心灵深处隐藏着的“宝石”,是我临床治疗的一贯信念和视点。最终,来我这里治疗的孩子都回到了“原来的自我”。

  记者:我从书中看到,有些个案是由孩子的老师找到您的,您本人好像也与学校有密切的联系。我想了解,日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什么样的?学校与心理治疗师有什么样的合作?

  山中康裕:恰巧前些日,我参加了一个临床案例研讨会。会上,学校老师发表了个案,我在现场做了点评。这个研讨会是由学校与京都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我本人参加该研讨会也已经持续了30年。正如你所说的,我也认为心理治疗与学校教育的协作非常重要。作为心理治疗师,我们确实可以和学校教育展开合作。但是,最为重要且必须强调的是,每一名患者的个人隐私必须予以保护。

  围绕孩子内心的状况,教师如何应付等问题,我们心理治疗师应当给予教师适当的建议。但是,这并不是给教师下指令。我从没有那样去做。和对待孩子一样,我同样以真挚的态度对待老师。也由此,心理治疗与教育合作的研讨会才会持续30年之久。

  记者:在这本书的第二个故事里,有一节的小标题是《优秀的教师们》。作为心理治疗师,您对教师在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有什么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