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学习方法 > 正文

语文的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网整理 2018-09-22 08:33:41

  语文的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 巢宗祺

  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一度盛行偏于“理性”特点的学习方式,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这种特点,一是在关于语文教育的文件和文章中,描述语文学习行为的,主要是一些表达理性含义的词,如“理解”“分析”等;另一方面是语文学习的具体行为,例如,小学生学习新词,要求记住它的释义,考试就要考词语解释;要求记住它的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这种做法被认为是“科学”,特别是自从一些关于考试的说明中拟出一系列“标准的用词”之后,人们强化了这样的感觉,“识记、认读、理解、分析、应用”等被认为是“科学”“标准”的“规范”用词,而“语感”“感受”“感悟”之类,具有主观感性的色彩,难以把握,难以测量,用于表达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似乎就显得有些寒碜。

  说那些词表达理性含义,为什么?我们就以“理解”一词为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对它的解释是“懂;了解(知道得清楚)”。一些关于考试的说明材料对“理解”的界说是:“指对(某学科)概念或定理、公式、法则等有理性的认识,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知道它们的由来,并了解它们的应用及与其他知识间的联系”。看来对这个词比较普遍的理解是,表示理性层面上的“懂”,词典里有这个意思——“知道得清楚”,但还没有说得很明确。在教育领域里,则似乎已经有了一个约定:①对事物等“有理性的认识”,②能用语言进行解释,③其他。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状况是偏于“有理性的认识”,弱于感性的体悟。中小学生,不管在什么样的年级,都采用这样的学习模板,强调言语及其作品意蕴的客观性和语言运用中的判断、推理等理性智力活动,那种通过“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变化”的感觉、知觉等心理过程被排除或被抑制,语文学习成为缺少个人感受和主观能动性的活动,许多人读书往往读不出自己的“感觉”,只能复述别人解读作品的话语和由别人告知的知识条文。他们的“理解”其实就是“被告知别人所理解的内容”,接着是“记住被告知的内容”,然后就是“用被告知的内容来答题,来应对考试”。这样的学习,耗时费力,枯燥乏味,学生对语文的感觉变得迟钝,感受机能弱化。

  近几年,除了原来的那些“标准用词”以外,一些含有语文特色的词语被重新找了回来,例如,“感悟”“品味”。《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对它们的解释是:

  感悟  有所感触而领悟。

  品味  ①尝试滋味;品尝。②仔细体会;玩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