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与“高效课堂”势不两立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网整理 2018-07-05 13:39:32
“高效课堂”热闹了好多年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课堂改革的“标志”。
究竟是什么是“高效课堂”?查百度,关于“高效课堂”有许多描述,但基本内涵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对此,我心存疑问:一切“课堂”都应该“高效”吗?所有教学可以“高效”吗?
估计会有教师会对我的疑问感到不解:“难道教学不应该提高效率吗?”
我的回答是:恐怕不能一概而论。
我曾经不那么严谨地把学科教学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知识型的,比如数学、化学、物理学科,重识记与训练;一类是技能型的,比如体育、音乐、美术学科,重实践与体验;一类是人文型的,比如语文、政治、历史学科,重积累与感染。这三大类当然不是绝对的。比如数理化中也有技能,音体美里也有知识,语政史也不仅仅是思想、情感有知识,音体美更和人文分不开。但我说的是“大体”。
这三类学科不好统一要求搞“高效课堂”。就知识传授而言,当然要讲效率,讲单位时间里的知识增长率,讲课堂信息量和有效教学时间……所以,数理化等学科的教学追求“高效课堂”也许是应该的,甚至是必须的。但不少老师在语文教学上也搞“高效课堂”,也很热闹。我就有些不安了。
对其他学科搞“高效课堂”我不敢评论,但对语文教学我还是有发言权的。我认为,语文教学不宜搞“高效课堂”——岂止是“不宜”,我甚至认为语文教学与“高效课堂”势不两立。
别说我用“势不两立”这个词太夸张甚至太偏激,我本来还想用“不共戴天”呢?因为所谓“高效课堂”根本就是违背语文学习特点的。
“语文”,无论是理解为“语文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其中当然都有知识,比如字词的积累等等,但“语文”主要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情感、能力、视野、价值观。语文教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母语这个工具来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进行各种社会交往。语文学科当然也有知识,但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语文教学也不排除在某些时候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比如期末复习或应考训练,但这种“复习”和“训练”绝非语文教育的“主旋律”。所以,以是否“高效”来衡量一堂语文课的好坏,是拿错了尺子。
关于语文学科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描述和界定——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数学天天练
- 小学1-6年级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