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情绪管理 > 正文

学生行为问题的正确解决方式(三)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网整理 2018-06-20 09:44:18

  第三

  引导学生参与行为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仅重视认错态度

  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发起者,也是责任人。行为问题是学生的,但不是学生的全部,学生本身有积极向上的动力和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自身行为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在教师的信任和美好期待中承担起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责任。

  案例4

  D老师也是前文提到的小A的任课教师。第一次上课,他就发现小A是个爱说话、叛逆、具有攻击性的男孩。小A课上违纪,D老师就会在课下和他交流,这种交流充满了尊重、信任和期待,因为D老师相信他具有评判对错的能力和上进心。

  D老师第一次请小A去办公室交流时,小A在座位上一动不动。D老师和善而坚定地说:“你是我的学生,我们交流是必须的。”小A犹豫不决,旁边的学生开始鼓动他:“去吧,老师叫你,怎么能不去呢?”小A终于离开座位,但走到教室门口又不动了。看着他紧绷的神情,D老师猜出他是怕班主任斥责。

  D老师问:“是怕班主任看见吗?”小A点点头。

  D老师没有勉为其难,便在走廊里和他交谈:“好吧,那我们在这儿谈。你给自己这节课的行为表现打个分,1至10分,10分是满分。”

  小A迟疑了一下,说:“6分。”

  “嗯,6分。6分好的表现都体现在哪儿?”

  “还有不说话的时候,能安静、倾听。”小A说出了D老师课上的提示词“安静、倾听”。

  “说得有道理,今后能得几分?”

  “8分。”小A脱口而出,绷紧的神情开始放松。

  “好,2分的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行为上?”

  “不乱说话,不打扰老师讲课。”小A说得流利多了。

  “是真诚的吧?”

  “是。”小A放松了些,但还是面无表情,眼睛不敢正视D老师。

  “那和我握握手,表达你的诚意。”

  当D老师握住小A的手时,发现他的手冰凉、无力、柔软。D老师说:“用些力握,表达你的诚意。”小A笑了,用力握了握,视线转到了握在一起的手上。D老师这才感觉到那是初中男孩健壮的手。

  经过几次交流,在D老师课上,小A心平气和,从不故意滋事。D老师“安静、倾听”的轻声提醒,甚至一个眼神都会激发起小A自觉自律的愿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