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有畏难情绪家长该怎么办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网整理 2018-04-17 13:47:18
孩子有畏难情绪又该怎么办?
01 | 分析
孩子有了畏难情绪,无论对学习还是对生活都是不利的。畏难情绪与自信心正好是相对立的。对于学习,有了畏难情绪,就可能考不出好成绩;比如对于画画,有了畏难情绪,孩子没有了这方面心理需求,便会感到画画是没有意思的事情;要是对生活有了畏难情绪,孩子会对生活失去信心。畏难情绪会阻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02 | 表现
孩子的畏惧情绪,并非表现在所有的事情上,往往只是对某件事情,或者是一件事情的某一方面有畏难情绪。
孩子的畏难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兴趣。而兴趣的消失又主要是教育方法不对所致。畏难情绪的表现是,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没有主动性;做事情没有信心,对自己做的事情持怀疑态度;对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打怵,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就连自己原来最愿意做的事情要是产生了畏难情绪,也没有信心做好。长期下去能使孩子养成懒惰,有依赖性,甚至父母不给做,自己就不做。
可以说,畏难情绪对于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03 | 具体措施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了畏难情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孩子心理上的障碍,帮助孩子度过这一“危险期”。
父母要针对孩子畏难情绪的表现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看看是哪方面有了畏难情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在老师还是在父母。如果是学校的原因父母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努力配合老师做好工作;如果原因在父母,做家长的要调整思路,改变教育方法,同时,要主动找老师,争取老师协助做好配合教育。
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父母应当多从自身的教育方法上找原因,要先改变自己的看法,克服孩子难教的畏难情绪,这是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的前提。父母要有耐心,要善于做细致的教育工作。在方法上要变强制孩子学习为启发孩子学习,促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最终把父母的积极性转化为孩子主动学习和做事情的积极性。注意从调动孩子的思维积极性出发,加强对孩子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培养,还要加强对孩子的兴趣培养,要让孩子对所做的事情有感情,愿意去做,然后再研究让孩子怎样做得好。
还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制定目标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目标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不要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水平,造成孩子胆怯,产生新的畏难情绪。就是说制定目标的目的是要孩子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要改变孩子的畏难情绪父母不要急于求成,开始时的目标可以定得低一点,然后逐步地提高要求,让孩子逐渐适应。这就像跳高,孩子最高能跳160公分,一下子升到这个高度,孩子可能跳不过去,如果分为120公分、140公分,最后再到160公分,安排3个台阶,跳过160公分就容易了。让孩子完成目标也是这个道理。要帮助孩子实现学习目标,还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的目的问题。
孩子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畏难情绪变为必胜的信心。家长在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时,要注重教育的过程,不要过分强调结果,所以家庭教育更应该注重过程教育。过程教育与结果教育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好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数学天天练
- 小学1-6年级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