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外来工孩子何时能读上公办的学校

来源:. 文章作者:. 2011-03-09 15:23:28

 

外来人员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跟当地的小朋友一样,读上公办学校。

 

  苦撑族:花尽积蓄读公校

  读完这一学期,如无意外的话,冯慧慧所在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会通过招考、派位等方式升学。但对于没有广州户口的慧慧来说,未来该到哪个学校读书,还是个问号,虽然他的爸爸冯伟光半年前已为这事儿开始奔波了。

  冯伟光是河南新乡人,10年前随南下风潮来到广州当起了出租车司机,不到一年,便把老婆和四岁的女儿接来广州。冯伟光每月四五千元收入,再加上老婆打零工多少挣一点,一家三口温饱无忧,几年间已小有积蓄。

  但小康生活在女儿慧慧入学后便被打破了。原本在幼儿园每月几百元的学费尚能承担,但到读小学年龄后,冯伟光夫妇决定无论如何要将孩子送到好点的学校就读。

  由于家住客村,冯伟光毅然让孩子入读旁边最好的市一级公办学校新港中路小学,“入学赞助费就交了三万多元。”冯伟光当时一咬牙就把积蓄都当学费交了,但随后每年陆陆续续都有零零星星的费用要交,“有广州户口的地段生,连学费都不用交,我们每年缴费时心里特别不平衡。”冯伟光说。

  一晃六年过去,慧慧读完小学了,全部费用加起来将近7万元。“挣的差不多都花出去了。”冯伟光说。

  如今,这个小家面临的升学压力又来了。冯伟光半年前已开始打听,公办的就看中了市六中,民办的则想选择中大附中,“按慧慧的成绩,应该可以考上,但听说赞助费都要准备几万元。”这笔钱对本来就不算富裕的冯家来说,很难承受,“一定要留在广州读,砸锅卖铁都要让孩子接受好教育,熬到大学就没有户籍的限制了。”说起这些,冯伟光显得很无奈,他说,“我自己也是这个城市的建设者,每天起早摸黑工作了十多年,到最终,小孩却没办法享受这里的高质量教育。”

  放弃族:读不起只好回老家

  和冯慧慧相比,今年才10岁的陈衍读书路则要坎坷得多,虽然只读到三年级,却也转了三四次学校了,从南海到广州城郊,再到城中村,几乎每次都还没认识完同学,就要跟着父母漂泊。这次,他似乎不必再为流离颠沛而烦恼了,因为他的父母在天河的城中村开了家小饮食店。但他却又面临新的麻烦,“这里已经找不到可以读的学校了。”陈衍的爸爸陈国省介绍说,以前在城郊可以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每学期一千来元还可以承担,但现在城中村内却没有这类小学,周围倒是有几家公办小学,但一问,异地生赞助费都在数万元,而且即便交了钱也不一定能上学,这又让陈家陷入苦恼之中。

  陈国省夫妻出来打工到现在十多年,所有积蓄不过几万元。“实在没办法,只能让孩子回老家读了。”陈国省老家在安徽桐城,据他介绍,如今很少有自家人留乡了,“亲戚朋友都出来打工,家里就剩下老母亲在家。”陈衍如果回家,就意味着要和6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成为一名留守儿童。

  记者采访时,陈国省的妻子一再表示,万一孩子真的得回家读书,她也要回家去照顾孩子。“当年好不容易一家人出来,现在又要过上两地分居的日子了”。陈国省妻子说起来,无比伤心。

  失望族:以为买了房就可有学位

  几年前,来自阳春的刘江义看到报纸有消息称,只要在广州置业,外地户口的孩子能免交赞助费入读公办小学。2006年,刘江义在新市花园买了房。刘太太说:“当时买房就是想到小儿子可能有机会读公办学校了。但问了一下棠涌小学,学校告诉我们,还没接到相关的通知。而且该校学位很紧,赞助费要2万多元。学校说,要读棠涌小学还是需要广州户口。还建议我们到广园小学去问。但广园小学要搭车上下课,多不方便,难不成要到广园再购房。万一购房以后,还是不能上呢?”

  刘江义一家来广州十多年了,在白云区新市的市场租了档口做花鸟虫鱼生意。大儿子在公办的新市中学读初一。“大儿子读小学时,一次性交了9000元的赞助费。现在也交了1.8万元读公办的新市中学。原本也想把小儿子送到棠涌小学,但是一问,赞助费要2万多元,给不起,只好把他送到民办小学,现在他读一年级,一个学期也要2000元学费。这样算下来,也不比一次性交给公办学校赞助费便宜,但我老公说有可能会离开新市去其他地方发展,就只能将就着。”刘江义的太太说。

>>看过此文章的人还看过:

· 小升初竞争令热难降温 · 近距离接触名校掌握小升初先机
· 公办民办并举 学前教育成两会热点 · 真光中学四中2011年增建初中部
· 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2011招生通知 · 广州西关外国语学校往年招生情况
· 备战2011年小学“希望杯”全攻略 · 走美杯在小升初的含金量如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