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正文

部编版四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22-03-28 21:39:39     下载试卷     标签: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语文 教案设计

  网整理了关于部编版四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实际、认知经验离得很远,学生很难进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课前应让学生查找有关旧中国“外国租界地”的材料,查找帝国主义侵略者如何侵略中国的资料,查找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周恩来从小立下远大志向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深入阅读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阅读中借助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下远大志向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周恩来同志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认、认写本课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有想过为什么而读书吗?为功名?为利禄?为修身?这些未免太局限于个人的得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年年仅12岁的周恩来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他会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这份赤诚的爱国之心。

  二、资料简介

  背景知识:本文是作者余心言有感于周恩来立志求学的经历写的。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度过了三年不平凡的读书生活。在这里,少年周恩来亲身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感受到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的深重,树立了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初步感知

  1.课题解析。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之”的意思是“的”,课题的意思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这是少年周恩来从小立下的大志向,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本文以周恩来的这句话为题,直接点明了中心。

来源:网络来源 作者:网编辑

   欢迎访问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m.laytric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