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颖:家长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网整理 2019-03-04 19:58:18
在一次对小学生家长的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您在教育孩子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在问卷列出若干选项之外的“其他”一栏,竟然不止一个家长写的是“啃指甲”!我出于好奇,在网上检索“孩子啃指甲怎么办”,结果出现了上万条相关信息。有的说是缺锌、有的说是缺铁,有的说是为了排解内心焦虑和压抑,有的说是寻找精神寄托……究竟某个孩子是属于哪种情况呢?我觉得如果不经过必要的检查、诊断,再高明的专家也很难马上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这件事让我想到,有时候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遇到五花八门的令人烦恼和困惑的问题时,习惯于找专家、问别人,且不说专家是否能解答,其实即使给了正确的答案,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专家给的同样的方法家长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有的灵有的不灵呢?因为孩子是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情境下的需求各异,家长的教育智慧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政府重视、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给力是重要的,但是能否解决教育孩子中的问题,关键还得靠家长自己,靠自己的学习和思考,靠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悟出其中的真谛。
首先是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长总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别人讲的道理、经验都很好,可怎么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就不行呢?于是总是责怪自己的孩子有问题,而没有认真反思过自己。这家的女孩上了“哈佛”,那家的男孩上了“耶鲁”,有的家长就把自己的孩子也定在这样的目标上,照着人家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结果连普通大学都考不上;有成了音乐家、世界冠军的名人小时候没少挨打,父母用打孩子、逼孩子的方法培养特长,孩子真的成功了。也有一些父母不顾自己孩子的特点、自身的条件盲目效法,最终很难避免失败的结局。因为别人的成功总有他成功的道理,而这类赌博式的教育方法是难以复制的。当既定的方法作用于不同孩子的每一个细节时会有不同的效果。家长要不断研究、思考,根据孩子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吃透”自己的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本前提,如果所做的“为了孩子好”的一切不被孩子认同和接受,付出再多也徒劳无益。
善于在实践中感悟也非常重要。无数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积累,对孩子成长中发生的事有许多都是陌生的,这就更显的父母自身成长的重要。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它的理智地控制的能力。对每一位父母来说,多学些显性知识是必须的,然而不应固守以往的经验。有这样一个典故:驴子驮盐渡河时,在河边滑了一跤,跌进水里,那盐溶化了一些。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后来有一回,它驮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它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倒在水中。可是棉花吸了水,重了很多,驴子非但不能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我们叫它“蠢驴”。在广阔的家庭教育领域,父母们更需要的是在反复的教育实践中悟出教育孩子的道理,从中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避免常犯同样的错误。
再就是适应变化、主动学习。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人们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家庭教育亦是如此。过去封闭的社会中家庭教育也是封闭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往往被限定在父母与家庭生活所涉及的范围之内。现在不同了,社会在变、孩子在变,用传统的观念解释当今的家庭教育现象有时候行不通了,“我说、你听”这种单向度地教育孩子的方式不灵了,“给孩子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几乎难以做到……所以就家庭教育说家庭教育不行了。家长应当在主动学习中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把自己置身于变化着的社会环境中认识家庭教育、认识孩子、认识自己,才能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家长们遇到的问题纷繁复杂,解决任何问题同解决孩子“啃指甲”的问题一样,需要把握几个基本点:首先要判断是什么,比如是生理问题、心理问题、还是行为问题;第二是思考为什么,即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观和客观原因;第三是学习了解怎么做,并作出判断哪种办法适用于自己;第四是实施并观察效果;第五是决定继续做或者调整教育行为。成功的父母都是在自我教育和自身教育孩子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就好像是“久病成医”,只要努力学习,用心来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自己孩子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