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比学习法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网整理 2018-12-12 17:49:56
互比学习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是方法的重要性。法国的生理学家贝尔纳也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能阻碍才能的发挥。”所以,读书也必须十分讲究方法。
东晋时有一位杰出的女诗人谢道韫,据说有一年冬天,第一场雪纷纷扬扬落了下来,宰相谢安便问谢道韫道:“白雪纷纷何所拟。”谢道韫吟道:“莫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了拍手称绝,谢道韫因此被后人誉为“咏絮才”,她的这个雅号就是互比得来的结果。互比是决定优劣的最佳方法。同样是咏雪花,与“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足见“莫若柳絮因风起”的高超和绝妙。
一次,诗人李白游至黄鹤楼,凭栏远眺,激情满怀,诗兴大发,但抬头看见唐朝诗人崔颢的题诗“黄鹤楼”,自愧不如,便写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千古名句,辍笔而去。正像戏剧家梅兰芳先生所言,好和坏是比出来的,眼界狭隘的人自然不可能知道好的之上更有好的,不看坏的也感觉不出好的可贵。常言道“不见高山怎显平川”,正是如此道理。
诗书也是要进行比较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分辨优劣高低,才能鉴别良莠差异。正如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善学者,假人之长补其短”。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有以下收获。
其一,用互比方法读书,有益于我们对同一问题加深认识,做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鲁迅年轻时,在看了清人彭遵泗的《蜀碧》后,相信了书中描写的张献忠在四川如何残暴,便特别的痛恨他。后来,鲁迅又读了《皇朝典故》赋本《立斋困录》中永乐皇帝的上谕,逐渐了解了张献忠是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领导贫苦的农民起来反抗封建统治者。这样鲁迅在对照比较读书中,使自己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去伪存真,识别谬误,认识到残暴的不是张献忠,而是永乐皇帝这样的统治者。
其二,用互比方法读书,有利于我们发现差距,取长补短。这也是快速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
现代剧作家夏衍学写剧本,是先拜银幕为师,以电影说明书为教材。每看一场电影,他就事先熟悉故事情节,再通过自己体会进一步丰富内容,赋予人物性格。一有时间,他就在脑子里放映自己的“影片”,最后再与银幕上的影片对照,取长补短,从中学习电影语言,掌握电影技巧。由于他在对照比较中不断的有所发现和创造,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剧作家。
其三,用互比方法读书,研究分析资料,能帮助我们抓住事物的共同点、疑点、重点,从而有新发现,使自己的思维更具创造性。
英国大文学家哈雷,为研究1682年天空中出现的一颗彗星,不断用天文望远镜仔细观察。为了查阅过去的记录,他翻阅了各种书刊,并把从1337年起三百年中有关彗星的记载制成表格,用微积分计算,然后把结果与1607年和1513年出现的彗星轨道资料作比较,终于发现他们的轨道非常接近,于是判断出这三种彗星现象实际上是同一颗彗星出现了三次。后来,人们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用互比法读书,使阅读不再仅仅局限于接受性的思维活动,而是同时调动起回忆、对比分析、鉴别以至进行新的推理和新的想象等多种思维功能,是一种能动的读书方式。事实上,在我们读的书籍中,有不少其学科本身就是建立在互比方法基础上的。如比较文学、比较心理学、比较哲学、仿生学等等。因此,在读这类书籍时,更需要使用互比学习法。
互比学习法,从范围上来看,有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宏观比较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比较;微观比较是单项的局部的比较。从形式上看,又可以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
纵向比较就是对某一专题不同时期的著作的比较,如对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诗词的比较;对欧洲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哲学家著作的比较;对《黄帝内经》、《医学正传》、《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的比较等等。通过对知识不同发展时期的比较,就能发现新旧知识的差异。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从而解决旧知识未能解决的难题,促进科学的进步和繁荣。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数学天天练
- 小学1-6年级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