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欧阳修(二)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网整理 2018-06-06 13:55:50
后来,欧阳修由滁州改守扬州。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六月,欧阳修受命回京,这时他离开京都已近10年。宋仁宗眼见这位庆历旧臣已近半百,也未免有恻然之叹,次年便提拔他为翰林学士、集贤殿修撰,官正三品。
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后,有一批人落了选,他们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还是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开始学着写内容充实、文风朴素的文章了。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欧阳修依新标准录取进士的事被称为科举史上的盛举。其中大多数被录取的人在此后几十年里,都成为北宋的名臣。这批进士中,日后做到三品以上高官的有9人,其中包括苏轼、苏辙兄弟;做到副宰相以上的有7人。不仅如此,宋朝几大学术流派的重要人物,如“洛学”的程颢,王安石“新学”的重要成员吕惠卿、曾布等,都在这次科举中同时被取。而后来的所谓“唐宋八大家”,有3人也是这一届科举同时被录取的考生,即苏轼、苏辙两兄弟和曾巩。欧阳修所提倡的“古文运动”,对于后世文风的改变有很大的作用。他影响并聚合了一大批青年学者和文学家,使他们成为诗文革新运动的基本力量。
但欧阳修的霉运又来了。这一次发生在宋英宗治平年间,还是与绯闻有关。
当时欧阳修妻子的堂弟薛宗孺犯了事,受到弹劾,薛宗孺本来希望欧阳修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为他开脱,不料欧阳修却上书要求严肃处理。薛宗孺大为光火,就造谣说欧阳修与其大儿媳吴氏有染。和欧阳修有宿怨的朝廷官员蒋之奇拿这事儿做起文章,出示的证据又是欧阳修的一首名为《醉蓬莱》的轻薄艳词“见羞容敛翠”,欧阳修气得几乎吐血。诸大臣为他辩护,连刚做皇帝的宋神宗都写信给他,表示对他的品德毫不怀疑。但欧阳修仍大病一场,病愈后心灰意懒。尽管蒋之奇遭黜,可他实在不想在京城待下去了。
桃色事件对欧阳修确实有特别的杀伤力,而他又总是被这类绯闻轻易击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欧阳修有软肋,喜欢与妓女玩乐。他是性情中人,天性率真,不拘小节,以为只要能写出好文章,就是天天和歌伎泡在一起也不在乎。欧阳修这种恣意享受、无所顾忌的态度,表现在词之创作上,便是写出了大量所谓“艳词”。
欧阳修晚年官运亨通,步步荣显。但当年“两上司谏书”时的英气和“庆历新政”时的锐气已经不再。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64岁的欧阳修由知青州改知蔡州,这时,那个充满朝气、奋力拼搏的欧阳修早已不存在了。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秋的一天夜里,欧阳修在私第窗下闻秋风有感,写了一篇《秋声赋》,借肃杀之秋景,抒发其惆怅心情,由秋风联想到万物之凋零、岁月之易逝,从而感叹世事之艰辛、人生道路之坎坷多难。《秋声赋》是悲秋赋,更是伤心赋。欧阳修正是在这篇文章里表现了他从激进渐趋保守的思想历程,从而产生了强烈的退隐之念。
欧阳修老了。人总有老的一天,那一天来得太不经意。
现在,轮到他对更年轻的一代表明政治立场了,那就是他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立场和打压态度。欧阳修觉得自己比王安石看得更清楚、更透彻,他只能接受渐进式改革。欧阳修一生都有清明的政治理想,但在王安石“更高、更快、更远”的变法面前,他茫然失措,与韩琦、富弼等“庆历新政”的旧臣一起,纷纷从当年的激进立场转向循守,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在变法斗争异常尖锐的时刻,他差点被问罪,不过宋神宗和王安石宽恕了他,原因是他已经64岁了,已是一代文宗。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65岁的欧阳修如愿以偿得以归隐,终日荡桨泛舟在颍州西湖之上。“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的《采桑子》一共写了10首,皆以“西湖好”为首句,可见,身心憔悴、屡经官场动荡的欧阳老人,回归自然之后是多么欢欣。他真的醉了,沉醉于人生终极的欢情,他成为最彻底的“醉翁”了。
仅仅一年之后,这位“六一居士”即撒手辞世。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数学天天练
- 小学1-6年级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