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不同年龄孩子教育问题的痛点

来源:家长帮潍坊站 文章作者:王先生zak 2018-05-16 15:09:21

  被种种问题折磨得焦头烂额的家长们,常常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孩子优秀,殊不知真实情况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那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让家长困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爸爸妈妈的痛点在哪?最近出炉的《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便将诸多家庭教育背后的问题做了一份大数据分析。

  家长帮联合好未来公益基金会发布《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6529个家庭调查追踪,揭示出中国家长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0-18岁)时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中,低龄儿童智力过早开发、中国孩子素质能力缺失,以及不同城市衍生的“个性化”等问题已成为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痛点。在这份调查报告的显示中,家庭教育的主力军依然是妈妈,占比79.3%,爸爸仅占比19.2%。

  0—3岁,希望婴幼儿能够“独立”

  如何让0到3岁宝宝认真吃饭 、顺利排便 、安静睡觉是大多数家长的难题,甚至排在了“健康”之前。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同时,不干扰自己的正常生活已成为多数婴幼儿家长的愿望。

  当然,健康也是妈妈们关注的问题,但调查发现,家长在遇见孩子出现健康问题的时候——38%家长查阅网站,微信;37%家长问好友;25%家长运用自己学过的健康常识。

  由此可见,多数家长并不具备宝宝日常健康知识,更倾向于求助网络解决问题,还需要加强学习。

  低龄儿童智力开发过早

  就像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所言,教育始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在教育大国中国,很多家长自然不会放弃娃娃期的家教熏陶。不过, 即便在孩子低龄期,中国家长仍然十分关注孩子学习能力培养。

  在婴幼儿(0-3岁)时期,近一半的家长开始担忧孩子的阅读能力,甚至高于对孩子性格问题和睡眠问题的关注。

  幼儿园(4-6岁)阶段,也同样如此。 家长最关心的10项焦点问题中,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就占了4项,比如孩子不愿意主动学习、读书习惯差等。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的早教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家长的希望与焦虑。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 “4-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快速发展阶段,但不少父母和早期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阶段孩子智力发展抱过高期望,要求孩子学习过多内容,从而养成被动型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造成巨大伤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7—18岁,中小学生素质力堪忧

  当孩子迈入学校时,家庭教育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报告》显示: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压力让家长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但令人意外的是, “学习”并不是家长们担心的首要问题。

  在幼儿园阶段,家长普遍担忧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当孩子从幼儿园步入中小学,家长对孩子生活问题的焦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从47%上升到70%。

  ● 生活能力差,已成为各地中小学家长最困扰的问题。“我家孩子从来不会收拾房间,上初中了还靠我们做父母的定期打扫,可能是学业太忙吧。”调研中,不少父母都吐槽着自己的烦恼。

  ● 生活自理,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报告》反映出更多令人担忧的问题:70%的孩子生活懒散、58%的孩子有拖延症、53%的孩子粗心马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孩子缺乏恒心、存在畏难情绪。

  为什么中国孩子在自信心、恒心、毅力、生活习惯等“素质力”方面,存在普遍缺失?“它折射出应试教育弊端,家长过早重视孩子成绩,而忽视了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方平如是分析,“就人格塑造、品质培养、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而言,若低龄阶段出现问题后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引导,这些影响或将贯穿个人成长的始终。”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现在许多爸妈对家庭教育的定位有误解,尤其是在孩子读幼儿园、小学以后,认为家庭教育围绕学校转。家庭教育固然要配合学校教育,但合作不能转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两者是平等的。教会孩子独立,分享,尊重……都是家庭教育的责任。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孩子有沉迷网络的倾向,怎么办?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把握度。孩子和电脑、网络打交道,往往比父母更快更溜,所以许多父母怕独自走在前方未知世界的孩子,会遇到“妖怪”。网络虚拟世界确实对孩子有吸引力,但现实世界就没有吗?家长不妨让孩子从小多接触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物。

  玩沙玩水玩泥巴,是人类的天性,让孩子从小接触,是顺其自然的事。但家长认为这些东西很脏,不给孩子玩,结果导致孩子的感觉器官发展不好,不仅影响动手能力,对智力也有影响。而且一旦错过了对沙和水的敏感期,孩子就不喜欢玩这些了。总之,要是早期就培养孩子感受丰富多彩的现实东西,他们会觉得这比玩电脑更有趣,沉迷网络的问题就解决了。

  2.随着二胎的放开,在多子女家庭中,如何平衡孩子之间的关系?同胞竞争的最好处理方式是什么?

  第一,从优生角度来说,第一个孩子不是最优秀的,往往是第二个,所以有两个是好事。

  第二,有两个孩子,教育成本的计算不是1加1等于2,而是2远远小于1加1。因为兄弟之间会相互教育相互帮助,这种教育效应远远大于父母单独教育一个孩子。我建议二胎家长不要太恐慌,孩子有很多东西,可以相互教育,自己教育自己的。对照着这份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在你对孩子的教育中,是否被这份报告戳中了痛点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