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趣味乐园 > 国学文化 > 正文

黄河文化—解读黄河天书的老人

来源: 2017-08-01 21:34:46

  黄河文化—解读黄河天书的老人

  我眼前放着《河防笔谈》、《续河防笔谈》两本书,两本不太厚的书,作者是94岁高龄的徐福龄老人。这两本书在我手上已有时日,是老人托人为我捎来的,书上有老人的签名。我拜读这两本书的次数不只一遍,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

  我认识徐老,是在“文革”时期干部下放的年代,当时我们住在一个村。那时他已58岁。他为人谦和,能和村民打成一片,村里人亲切地称他“徐大伯”、“徐大哥”,他跟着农民一起下地干农活,后来被抽到县里做农田水利技术工作。

  1971年前后,我们先后被调回机关上班。我在黄河展览馆负责筹备黄河展览,纪念毛主席视察黄河20周年。由于展览涉及到许多黄河历史、文物、古迹的整理,因此徐老也被请去参与指导。经他过手的文章、成果,我们总是比较放心。1973年之后,我到宣传处工作,他是宣传处“写作组”成员,后参加《黄河水利史述要》写作,此书出版后得过全国优秀图书奖。直到80年代初“黄河志编篡委员会”成立,才与他分开办公。

  在和徐老的交往中,总感觉他像一部“活字典”、“治黄百科全书”。徐老出生在书香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勤奋好学、善于总结。不论是在战乱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时期,他都参加了多项治黄工作。

  中国历史5000年来,黄河在这块大平原上留下的遗产像一部厚重的书,解读这部厚重的书,无疑是解读一部天书!

  而徐老却能读懂这部天书。他的《续河防笔谈》中有一篇《原阳宣化寨地下龙王庙的调查》,文中把这座龙王庙的规模、建筑结构、所敬神灵和兴建、扩建、重修及被黄河洪水淹没的时间、方式讲得清清楚楚,还原了历史的原貌。

  年轻时,我曾在黄河上搞水文测量。那时我们队的任务是观测孟津县铁谢以下到开封柳园口河段河道水文地形变化,为专家提供游荡河段变化规律的第一手资料。我曾多次到过郑州黄河铁桥以西的地方,站在黄河岸边观察河势,南面是邙山,山脚下是滚滚的黄河,北面是大片的河滩地,一望无际。可是我从来也没有想过就在我的脚下,几百年前还是一座不小的山。据徐老在《黄河下游天然挑水坝——邙山》一文中考证,东汉时,荥阳以西十公里有三皇山,亦称广武山,是邙山的西段,山上有广、武二城,相距百步,广武以西还有敖山。由于两山的阻挡,使西来的黄河流水转向东偏北,大河自原阳以北东流。宋朝时期在邙山脚下还设有河阴县,后来因黄河的淘岸、冲刷,南岸的广武山、敖山坍塌,黄河主溜南移。到了元朝至正十八年(1356年)“河阴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东去的黄河主溜也移到原阳以南。历史的苍桑,黄河的演变,没有这些考证谁能知道?徐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告诉我们有这样一段历史,他在文中还提醒治黄工作者,要加修黄河南岸的控制、导流工程,防止黄河继续南侵,破坏下游溜势。

  与徐老共事多年,总是见他谦和、包容,但是,他也有生气的时候。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当时正在召开治黄研讨会,研究黄河的治理方向,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专家参加。会上有人提出对现行黄河进行改道,并提出了南线改道和北线改道的方案。会后徐老坐在椅子上生气,他说:“遇到大洪水黄河就改道,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黄河的现行河道还可以维持100年,100年以后,治黄的技术发展了,说不定还有更好的办法。”后来他多次去下游考察。80年代初发表了《黄河下游明清河道和现行河道演变的对比研究》和《黄河下游堤防不致“隆之于天”》两篇文章,明确提出“下游河道的生命力还可以长期保持下去”的结论。这些论点被许多专家认同,为治黄决策提供了依据。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财力的强大,黄河上又兴建了龙羊峡、万家寨、小浪底等多座大型骨干工程,黄河堤防也得到了有效加固,而且连续5年的调水调沙有效改善了下游河道的过洪能力,徐老的话应验了。在郑州黄委大院的一处高楼上,竖立一块大标牌,上书“维持黄河健康生命”8个大字,好像是在为徐老的论文作评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