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男子为回家教子放弃百万年薪

来源:羊城晚报 文章作者:陈强 2011-12-01 13:52:33

  当百万年薪的总经理,还是回家给自己的孩子当老师?当这样的选择摆在面前时,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百万年薪”,然后把孩子送到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上学。但广州的老李却舍弃了前者,选择与妻子双双辞职,回家创办了一所小学堂,为的是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一种“爱与自由式”教育,让孩子“完整地成长”。

  “心理、精神与灵性教育,是我们传统教育最忽视的。一个老师要教四五十个孩子,压根没精力去关注这一块。”

  “我们发现体制外学校也有权威、有体罚,而权威和体罚意味着一种压制,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并非真爱。”

  “面对孩子们的摩擦,很多老师都是粗暴地判定是非,却没有关注孩子的情绪。而我先强调很爱他,孩子会觉得他的感受、情绪是被尊重、接纳的,就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之后,再来跟他说行为对错。”

  “绝不回传统学校”

  为了孩子的教育,老李和妻子叶万红可谓煞费苦心———2008年至今,为了迁就孩子上适合的幼儿园,他们搬了5次家;去年,他们的孩子天天从幼儿园毕业,当过12年小学语文老师的叶万红辞掉工作,自己在家教了天天一年……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叶万红与老李曾经有过巨大分歧,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夫妻关系。7年来,两人苦读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才渐渐达成共识。在对待天天上小学的问题上,他们一致想给孩子找一所奉行“爱与自由”理念、让孩子“完整地成长”的学校。

  今年6月,天天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叶万红到处找小学。她心中有一个底线,那就是“绝不回传统学校”。她在博客里写道:“在传统小学工作了12 年,我深知孩子名列前茅这些光鲜的背后被扼杀了什么!”她告诉羊记者,体制内学校是一种挑尖子的教育模式,学校往往只重视传授知识。她认为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孩子的身体、感受、情绪、心理、认知、精神、灵性,如此才能“完整地成长”。

  “心理、精神与灵性教育,是我们传统教育最忽视的。一个老师要教四五十个孩子,压根没精力去关注这一块。”叶万红说,孩子的创造力都被扼杀了。 老李则认为,传统学校的老师更多是研究教案,而没想过弄懂孩子成长的心理、历程、特点,加上中国家长也不懂孩子,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在给天天找小学时,叶万红与老李直接锁定体制外的学校,但没有一所奉行他们想要的“爱与自由式”教育。“孩子只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 害环境,孩子在学校就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发现体制外学校也有权威、有体罚,而权威和体罚意味着一种压制,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并非真爱。”

  四个孩子的小学堂

  老李夫妻最终决定把选择权交给天天:“要不上一所普通学校,你去适应、接纳,要不在家上学。”已经被培养得很有主见的天天想了一会,决定在家上学。考虑到叶万红一个人担子太重,老李也辞掉了年薪百万的工作。两人决定自办一所奉行“爱与自由”教育理念的小学堂,学生控制在8人以内,“收些学费,也可稍缓经济压力”。

  今年5月,两人租了一套一厅一室的房子当学堂,取名“六月小学堂”,并动员一些朋友把孩子送来上学。开始时大多数朋友都一拍即合,但后来都一拍两散,叫好不叫座。学生虽然没招够,但小学堂还是在6月份开学了,当时只有天天与另外一名小孩。

  后来,又来了两个孩子,四个孩子分别为7岁、8岁、9岁和10岁。这些孩子都是自己决定来上小学堂的。除天天外,另外三个孩子都上过小学。老李 发现,这三个孩子都被学校“折腾”出一些问题:一个受学校、家长双重压力,动不动就发脾气;一个遭遇数学老师“冷暴力”,一看应用题就蒙,有心理障碍;一个老师对他有成见,同学都排斥他,为了引起关注会忍不住骚扰他人。

  每天上午,叶万红与老李按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兴趣及状态,布置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学习内容,一般先让孩子自学,孩子有不懂之处,两人再一对一辅导。每个孩子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后,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中午,孩子们可以午休至2时15分。下午的学习,四个孩子采用分享的方式进行,课程包括地理、历史等。“下午4点半下学,没有课外作业。孩子们很放松,学起来效率很高。”

  老李夫妻发现,孩子们经过连续6周的学习,会出现一个疲惫期,于是他们便把第7周作为“活动周”,停下所有学科的学习,通过活动的方式进行教育。

  只有规则没有纪律

  在六月小学堂,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叶万红会先安抚孩子的情绪,然后再解决问题。记者在小学堂体验时,看到天天与另外一个孩子发生摩擦,那名孩子一个人坐在休息室里流泪。叶万红并没有直接介入,而是走到他跟前说:“老师很爱你,需要老师帮忙吗?”孩子说不需要,叶万红就走开了。稍后,两个孩子又和好如初。

  “面对孩子们的摩擦,很多老师都是粗暴地判定是非,却没有关注孩子的情绪。而我先强调很爱他,孩子会觉得他的感受、情绪是被尊重、接纳的,就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之后,再来跟他说行为对错。”叶万红说。

  六月小学堂有规则无纪律,用规则代替了纪律。“规则是共同约定共同遵守的,包括成人和小孩;纪律是成人为了约束小孩制定的规条。”叶万红说:“这很重要。孩子会觉得,成人与小孩只是年龄的差别,在人权上是平等的。不是因为你是谁,你就有特权,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所以,大至“活动周”的教育内容,小至课间休息多长时间,六月小学堂的诸多规则,都是6个人开会投票决定的。“我们让孩子明白,规则是为了保护人人平等,而不是为了约束某一个人的。”六月小学堂,老师找学生、爸妈找儿子,都要说“打扰一下,我……”、“请稍等一下”,凡事都要说个“请”。叶万红和老李特别注意让孩子感受彼此的尊重。

  不担心孩子的未来

  “孩子迟早是要适应传统环境的,将来的学业如何对接?没有学历,将来如何立足?”很多人,包括身边的亲人,都对老李夫妇提出类似的质疑。

  面对质疑,叶万红心里却很有底:“目前我们心里很透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有身处其中,才不会恐惧这些‘问题’。”

  叶万红与老李目前初步规划,六月小学堂只办到小学6年级。“等孩子到了12岁,知识上他们肯定有很好的求知欲望与求知能力,心理上会比同龄人更成熟,更能承担他要承担的。具备这两点之后,将来的路怎么走,就不会有太多担心。12岁完全可以让他自己做选择。”

  叶万红表示,自己并不是反对学校教育,也无法替代学校教育,只是目前的学校教育无法提供她想要的教育。“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能力去让孩子在家上学,但不管是在家上学还是在传统学校上学,都应该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老李说:“我们这条路肯定是小众的,我们呈现了父母的一种可能性。”

  叶万红说:“爱一个人就让他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尊重他的个性,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如果将来天天觉得扫马路也觉得开心,只要他能养活自己,那我也赞同。”

  专家说法

  不提倡在家上学

  应对此立法规范

  对于“在家上学”,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晓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家庭教育不要学校教育,会存在不少问题,不提倡“在家上学”,而且家庭教育应立法规范。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讲,6岁以前,是人最好的智力培养期、最好的语言习得期、最好的行为习得期,人格发展的最起始阶段。所以,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人成长到结婚成家直至四世同堂,都需要家庭教育。没有一个很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会有很大的问题。”郑晓边认为,3岁以前以家庭教育为主;3-6岁,家庭与幼儿园共同作用;小学以后,家庭为辅,学校为主。初中以后,独立意识成长以后,学校与家庭会逐渐淡化,社会教育为主了。

  郑晓边指出,私人办学古而有之,不能说它不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是孩子的发展是社会化发展为主,孩子社会化进程一定要有同年龄式交流,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家庭毕竟是有局限的,即使他爸爸妈妈是全才、是百科全书,都解决不了跟孩子的互动问题。在家上学,没有人际交往,没有正常的社会化过程,结果很可能是变成要么和父母一样,要么就完全反叛父母。

  “而私塾办学这还牵涉到违法的问题。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家庭教育立法,法律法规规定学龄期间的孩子,父母有责任把孩子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郑晓边说。

  据了解,在欧美等国家庭教育早已立法,我国教育部今年2月公布的2011年工作要点中,才首次提到要启动家庭教育立法项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