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怎样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来源:新浪博客 文章作者:娜娜老师 2010-01-25 09:51:49

  人多力量大,合作做事省时省力。

  社会是一个群体,很多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的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

  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精神,指的是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毅奋斗到底的精神。这种精神,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进行培养。

  1.父母要建立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在家中应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如:有事和孩子一起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使孩子感到自己与他人合作的意义,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对别人的尊重,学会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

  又如:父母与孩子共同合作画一幅画时,孩子不小心涂错了颜色,家长应体谅孩子的过失,鼓励他重新涂。要让孩子懂得宽容,知道为别人着想。

  2.消除孩子孤僻的心理障碍

  要想孩子具有团队精神,爱心、责任心以及合群意识是必备的,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些素质的综合培养。比如在吃饭、睡觉时要让孩子互相帮助,值日生要负责任,对有困难的小朋友要有同情心并给予帮助。

  对于孤僻的孩子,首先要消除他和其他孩子的疏远感,使他真正参加到孩子们中间去,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培养其团队精神。

  3.培养孩子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表达与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做出了多么优秀的事情,不会表达,不能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

  只有注重与别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注重培养团队精神,才能为别人所接纳与尊重。

  4.培养孩子的归属感

  父母要重视孩子归属感的培养,教育孩子要关心自己的团队,多为团队献计献策,多做奉献。对胆怯的孩子,应帮助他们克服恐惧、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凝聚多方面的力量,使团队成员以强烈的动机去做事情。

  5.让孩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父母应教育孩子在活动时对同伴有礼貌,用别人喜欢的名字招呼他们。要与同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图书;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不争抢,可以让别人玩儿一会儿,自己再玩儿,等等。这样,可以使孩子遇事想到别人,知道有了同伴才能玩儿得更愉快。

  6.让孩子具有双赢意识

  让孩子明白,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共同的成功,获得双赢。如果只是自私地想自己成功,而不顾其他人,这样没有人愿意和你合作,自己也不能获得成功。

  7.父母要发扬榜样的作用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善于与人合作,那么孩子就能够从父母的为人处事中学到与人相处的技能。

  8.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只有将孩子置身于集体之中,孩子才能学到与人共处的知识,不断的积累经验;只有在与人合作时,才会发现有许多的困难,学会与人商量,共同解决困难的方法。从而,提高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9.教会孩子解决小纠纷

  孩子与同伴在活动中意见不统一时或玩儿得不愉快时,父母应及时引导孩子相互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大家都玩儿得愉快,如猜拳、轮流等方法,协调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使活动顺利进行。

  10.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父母可以教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因为游戏是培养孩子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活动,它是一种对社会活动的模仿,深受孩子的喜爱,因而也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如将孩子分成几个小组,选择需要互助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让孩子比赛,赛完后分析获胜和失败的原因,让孩子知道只有服从集体利益,即使自己吃亏也是光荣的。

  11.让孩子学会求同存异

  让孩子知道,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体现。有些人的动手能力强,点子也不错,但当他的想法与别人的不一致时,就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固执己见;有的团队成员淡到别人时,对别人很挑剔,缺乏客观看待事情的品质。

  实际上,团队中的每个人各有长处和不足,关键是成员之间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能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美,而不是挑他的毛病,培养自己求同存异的素质,对培养团队精神尤其重要。

  父母要教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与人相处的心态。这不仅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如果这种“自我”意识不断内化,很可能会形成自私、固执等不良个性,而这些将成为他们成长的绊脚石。

  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将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