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趣味乐园 > 历史故事 > 正文

多尔衮迁都

来源:本站原创 2010-01-19 15:41:59

  明朝崇祯十七年(清朝顺治元年,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农民军攻进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在这以前不久,雄踞东北的清朝(公元一六三六年,皇太极在盛京(明朝时称沈阳)称帝,国号清)也出了一件大事,皇帝皇太极病死,大权落到了多尔衮手里。

  多尔衮是后金(清朝的前身)的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努尔哈赤一共有十五个儿子,他临终的时候,指定他最疼爱和器重的十四子多尔衮作继承人。可那时多尔衮才十五岁,年纪太小。八子皇太极依仗自己实力强大,奢了继承权。

  现在皇太极死了,多尔衮可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手下又掌握着努尔哈赤的精锐部队正白旗和镶白旗。他当然愿意按照当年努尔哈赤的遗言,接着当皇帝。可是,满族人受到中原封建文化的影响,文臣武将大多主张子承父业,想立皇太极的儿子当皇帝。多尔衮很聪明,为避免内部发生冲突,就放弃了当皇帝的想法,在皇太极的儿子中挑出一个年幼的--六岁的福临,立为皇帝。他自己当摄政王,大权独揽,掌管朝政。福临即位后,建年号为顺治。清朝和明朝一样,一般用年号称呼皇帝,所以历史上称他为顺治皇帝。

  多尔衮和那些简单鲁莽的满族权贵不同,他有勇有谋,深知将来要夺取内地,和汉族人打交道,光靠打家劫舍的武力不行,还要依靠熟悉中原风土人情的汉族谋士。

  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不到两个月,就发生了豫亲王多铎阴谋抢夺汉族大学士范文程妻子的事情。多铎是多尔衮的同胸幼弟,平日最受多尔衮疼爱。多铎见范文程的妻子非常漂亮。动了邪念,想抢占她,经常派人到范文程家周围观察动静,弄得范家日夜担忧,惶恐不安。多尔衮听到这件事,十分生气,马上派人把多铎唤来,当着满朝王公贵族和文臣武将的面严厉地斥责了他,命令他上交二千两白银和十五个牛录的兵力(一牛录为三百人)作为惩罚。

  平时受到满族权贵欺凌的汉族大臣见摄政王不避亲贵,重重地处罚了多铎,从心底里感激,从此更竭力为清朝出谋划策了。范文程当即上书朝廷,分析了关内的形势,请求严申军纪,笼络人心,进兵中原,同农民军争夺天下。多尔衮觉得有理,便拿定主义,率领军队向通往中原的门户山海关出发了。

  清军刚走到半路上,忽然迎面来了两个明朝装束的人,自称是把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官吴三桂派来请兵的。原来,明朝灭亡以后,吴三桂先是按兵不动,后来又想投靠农民军。可是没过多久,他听说农民军抄了他的家,打了他父亲,还抢走了他留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就改变了主意,派人乞求清军出兵,和他一起攻打农民军。

  多尔衮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马上写信给吴三桂,答应出兵,并告诉他降清可以封王。吴三桂果然投降了清朝。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不肯归顺农民军,便亲自率军到山海关,征讨吴三桂。

  顺治元年(公元一六四四年)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和吴三桂约好,双方进行决战。那一天一开始,农民军以威武的气势把吴三桂的人马包围起来,占了上风。然而,早就埋伏好的清军在这时候突然杀了过来。农民军猝不及防,乱了阵脚,败下阵来。李自成这才知道吴三桂已经投降了清朝,要引着清军入关了。

  李自成率军连夜返回北京。他知道敌我力量比对农民军不利,决定退出北京,做长期抗清的准备。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登基称帝,第二天早晨就率领军队撤往陕西去了。两天以后,清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北京城下。

  北京城里的明朝文官武将听到消息,连忙出城迎接。他们走出五里地以外,跪在大道两旁,不顾千军万马扬起的尘土,不停地磕着响头。多尔衮命令明朝官员在前面带路,从朝阳门经正阳门进入皇宫。进城之后,多尔衮在武英殿升座。他看了一眼那些恭恭敬敬的明朝官员,说:"我们大清军是仁义之师,这次进关杀贼,是为了替你们报君父之仇。"说罢,他又对身边的清朝王公大臣们说:"传我的命令,诸将进城,不许闯入民宅,对百姓要秋毫无犯,违者严加征办!"过了几天,多尔衮又装模作样地为崇祯皇帝发丧,表示自己不会跟明朝的官僚地主们为敌。

  消息传开,那些为逃避农民军躲到山里的地主和官僚们,也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按满族人的习惯剃了头发,留起辫子,迎接清军。

  多尔衮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多年的夙愿,占领了北京。他决定立刻迁都北京,可是有不少满族官员留东北故土,反对迁都。有一天,他们又在朝堂上发生了争论,一些大臣对多尔衮说:"王爷,不如留些军队在这里驻守,大军还是班师凯旋吧!"多尔衮沉吟片刻,严肃地说:"先皇(指皇太极)在世时曾经说过,如果得到北京,马上迁都,以图进取。况且现在人心未定,不可轻易放弃北京。"几天以后,奉命回去接小皇帝的使者拿着多尔衮的亲笔信上路了。

  这一年十月,顺治皇帝从盛京来到北京。多尔衮用小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书,宣布以北京为首都。从此,清朝从偏居东北的小朝廷,成为统治全国的大清帝国。多尔衮为这件事立了大功,被封为叔父摄政王。当时在北京少数民族中,有兄长死后嫂嫂嫁给小叔的习惯。顺治皇帝的母亲皇太后为了讨好多尔衮,巩固儿子的皇帝,也按这个习惯,和多尔衮结了婚。于是,多尔衮又被封为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当了皇父摄政王,权力更大了。国家大事,他也不和别人商量,有时就在家里独自裁决。就连皇帝的玉玺,都被他搬到自己家里去了。多尔衮本来就掌握着正白旗和镶白旗,他还嫌不够,又把正蓝旗收归自己管辖。八旗禁旅当中,皇帝只掌管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多尔衮却掌握了三旗,比皇帝还多一旗。

  多尔衮虽然很有谋略,但是他那奴隶主贵族的习俗很难改变。他到北京以后仍然像满族入关前那样强行圈占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和八旗兵丁。北京附近方圆五百里的地方,全都随意圈占。圈地官吏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被赶走,不但田产房屋被霸占,就连锅碗瓢勺也不许带走。清朝官吏在北京附近先后圈地三次,共霸占土地十四万七千顷(一顷等于一百亩)。除了"圈地"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叫"投充",就是强迫汉族百姓投靠到满族权贵门下,为他们当牛做马,耦地服役。后来,因为"投充"的人常常逃亡,清朝又颁布了"逃人法",规定谁要窝藏逃亡的人,就要对谁处以重刑。

  "圈地""投充"和"逃人法"很不得人心。可是,只要有人在朝廷上稍微表示不满,多尔衮就大发雷霆,恶狠狠地说:"今后,凡是有人敢为'圈地''投充''逃人法'上奏疏的,一律从重治罪!"

  过了几年,顺治皇帝渐渐懂事了。对多尔衮独断专行越来越不满,顺治七年(公元一六五○年),多尔衮病死了,十四岁的顺治皇帝开始亲自执政。第二年,他下令没收多尔衮的财产,免去他的爵位,把依附他的王公大臣全部贬职、革职或者处死。随后,顺治皇帝又将多尔衮掌管的正白旗收归自己名下。从此,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由皇帝自己管辖,称为上三旗。清朝的皇权也一步步地加强起来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