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改变孩子胆小的几大行动

来源: 文章作者:网整理 2009-12-24 09:42:43

  人的胆量大小是逐渐形成的,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与家长从小的教育有着密切关系。从家庭教育角度看,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主要有:

  一、经常恐吓

  有些家长见孩子要哭要闹,或者淘气调皮不听话,就用大灰狼、老虎、狮子等凶猛的野兽进行恐吓,想以此来唬住孩子;有的甚至用魔鬼、妖怪、狐狸精、雷公等迷信物来吓唬;有的家长索性关掉电灯,发出各种怪叫声,造成一种阴森可怕的气氛。恐吓对制止孩子一时的哭闹,会有一些作用,但它的副作用却是很大的,它会给孩子带来长时间的心理创伤。因为孩子缺乏科学常识,家长随意杜撰出来的那些可怕的东西,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抹不掉的阴影,以致一到晚上或没有他人时,一想起就害怕。这种孩子不敢接触新奇的事物,不敢去陌生冷僻的地方,心里经常有一种紧张恐怖的感觉,胆量自然很小。

  二、动辄训斥

  有些家长非常严厉,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孩子稍有差错,或稍有不顺眼之处,动辄大声训斥,严厉批评,甚至采用武力进行惩罚;有些家长对孩子管得很紧很紧,不允许他们有半点自由,一举一动都得经过同意方可。胆量的形成与孩子从小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有着一定的关系。

  家长什么事都管得紧紧的,不给孩子一点自由,不准孩子越雷池半步,不准孩子有一点点差错,这等于剥夺了他们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孩子怎么会胆大呢?

  相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是弱者,你动不动就批评、训斥、惩罚,使得他整天胆战心惊,生怕有错,因而什么事也不敢想、不敢做。即使家长同意,某件事孩子动手做了,心里也担心会不会因出差错而挨骂。因此,对孩子绝不能采取高压政策。家长不要以为自己是孩子的主宰,更不能把孩子当出气筒。宽松平等的良好氛围,民主自由的家庭生活环境,是培养孩子胆量的最好土壤。

  三、过分娇惯

  因为是独生子女,是小皇帝,父辈、祖辈们都围着他转,娇惯过度,宠爱有加。饭不用他自己盛,生怕烫着;苹果不用他自己削,生怕伤着;路不让他多走,生怕累着;高处不让他去,生怕跌着;学骑自行车,父母双双跟着扶着,生怕摔着……过分的宠爱,实际上就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是懦弱者。胆量是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一次次成功的实践,使他们有了更大的实践的渴望;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使他们对失败和挫折有了心理适应能力,以致不怕失败了。若家长老是怕孩子做不好,不让他做,使他没有实践的机会,孩子的胆子怎么会大起来呢?因此,不能娇惯,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要允许孩子失败,让他们多动手,在反复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胆量。

  四、限制交往

  有些家长只希望孩子在家看书做作业,不让孩子参与各种交往。家里来了客人,孩子插上几句,家长马上打断:“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嘴,做功课去。”星期天,同学约孩子一道去郊游,有的家长横加干涉:“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呆在家里看电视。”有些家长自己串门做客或外出,即使方便,孩子有时间,也懒得带。

  胆量的大小,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上。胆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人和事物不了解、不熟悉,不知道对方的底细,把别人估计得过高,以为对方十分严厉或非常难以相处。交际多了,接触广了,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在交往中也学会了交际技巧,这样,小胆子就大了。

  家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克服恐惧,这对孩子的健康发育有极大的好处。首先,家长应明白,帮孩子克服恐惧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需要耐心与信心。其次,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应多给孩子爱抚,并向他讲述一些事物的道理,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和社交能力,不可事事包办,要让孩子有实践的机会。另外,不要用恫吓和看法责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如在孩子害怕黑暗不肯入睡时,千万不要说:“再不睡,大灰狼会来吃你!”而应说:“不要怕,关上灯才能不晃眼,好好睡吧!”

  国外儿童心理专家曾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4岁的男孩睡觉时梦见一条蛇要咬他,他告诉了妈妈,妈妈便拿出棍子“打蛇”。专家们认为,这样只能给孩子一个屋子里真有蛇的印象,反而更害怕。如果妈妈打开灯,让孩子看看屋里并没有蛇,孩子会安心睡去。可见,正确的教育方法对消除孩子的恐惧是十分必要的。

  要帮助孩子克服胆怯行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顺其自然,切勿操之过急

  孩子胆怯的不良心理行为是随着年龄增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而来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一定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引导。如孩子不敢自己去买东西,家长可先带着孩子一同购物;告诉孩子购物的一般程序,下次再陪孩子去同一家商店,鼓励要买多少等。开始时孩子可能不敢说话,家长可帮他开个头,然后让孩子接着往下说。几次下来,孩子渐渐熟悉了这家商店后,家长就可以在远处看着孩子自己去购买,以后再让孩子单独去其他商店。

  2、不要当众指责、羞辱孩子

  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和挫折感,使他更加胆怯和退缩。当孩子不肯叫人时,不要当着客人的面强迫他叫,也不要说“人都不会叫,是个哑巴”等责骂和羞辱的话,而应当等客人离去后再耐心教育和鼓励孩子。

  3、创造条件,扩大孩子的接触范围

  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广泛接触社会,引导孩子与其他人接触,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游戏、购物、接待客人等活动中去。对不敢去找别人玩的孩子,可先带他观看别的小朋友游戏,当他被别人的欢乐情绪感染时,请别的小朋友来邀请他,并鼓励他积极参与。

  4、放手磨练孩子

  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练。有的家长总是把孩子当成小孩子,或怕其经不起摔打,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家长的包办代替会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一旦离开父母便神色慌张,不知所措。适度的挫折与磨难,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财富。家长千万不要轻易地将之剥夺,而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爱玩沙子、玩泥巴,家长应努力不去干涉他怎么玩。

  5.树立正面的榜样

  经常跟孩子说说英雄故事,或引导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视片,给孩子买一些这方面的书刊,让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列举一些他的勇敢行为,如打了没有哭,或仅哭了一小会儿,能大声讲话承认错误等等。

  家长的榜样很重要。父母自己不该无缘无故地什麽都怕。什麽都惊,如,打雷时,倒是母亲先喊起来。不要遇到一点点事就大惊小怪。例如家长有时不当心划破了手,就不声不响地擦上一些红药水。孩巳看到妈妈一点也不在乎,他遇到类似的事也就不害怕了。还应注重父亲对男孩性格的影响。父亲多和孩子说笑玩耍,注重多与孩子谈论爸爸,让父亲的形象和行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6.多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交往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引导他尽量习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可以经常带他去串门,或者去公园,但家长要充满爱心,使他有安全感。在生活中,鼓励宝宝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提供与小朋友交往、玩耍的机会。当孩子一天天长大,要去面对令他困惑的新情境时,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会让孩子知道,一切都是有趣的,一切都是友好的,只需要让孩子拿出更多的好奇和勇气来面对。当孩子面对生人时,当孩子主动结识小朋友时,要表扬他、夸奖他,让他感到这是一件快乐的事。胆怯的孩子一般都不愿意与别人主动交往,下面这两个技巧可以提供帮助:

  从小范围活动开始

  邀请一、两个孩子到家里来玩,在自己家里孩子会感到安全。可以玩有组织的游戏,每个孩子都要轮到。家长要在旁边,不要走远,如果孩子想靠在家长身上,就让他靠。家长要安排,但不要给他压力。家长也可以利用孩子的特殊兴趣来鼓励他参与活动,这样可以消除孩子的紧张不安。如果孩子对画画有特殊的兴趣,那么家长就可以帮他邀请一些小朋友,在家里或小区的草地上画画,孩子在这样的小团体里,就能有兴致,而且十分自如地表现自己。久而久之,与人交往的愿望逐渐加强起来。

  与小一些的孩子玩耍

  多和比自己孩子年龄小的孩子一起玩,也是行之有效的良方。这样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和取得成功的机会,年龄小的孩子也有了“学习的榜样“。家长在此时应多给宝宝创造有利条件,表扬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慢慢地解除心理障碍,日渐大胆甚至可能从容不迫地待人处事了。

  7.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喜欢融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可以用游戏的口吻鼓励孩子在家里进行各种表演。首先让孩子表演给父母看,这样他不会感到羞怯。孩子表演的节目可以是他喜欢和熟悉的任何题材,如一段儿歌、一首唐诗、一段舞蹈等。父母要加以表扬、鼓励,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进一步就可以布置“场景“,让宝宝对“观众“进行表演。这些“观众“可以用洋娃娃、小熊、小狗坐在凳子上来代替,让孩子假想它们是真正的观众,自己正在舞台上单独表演。当然这些观众里面也包括父母。父母尽量要求孩子认真地表演,以获得“观众“的掌声。每当孩子表演完毕,父母就代表所有的“观众”给孩子鼓掌。孩子可以与这些观众握握手,然后谢礼,闭幕,就象在真正的舞台上一样。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要像真的观众一样。最后,逐渐扩大观众的阵容,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轮流表演,时间长了,就会锻炼出孩子的表现力。表现力强的孩子是培养出来的。

  8.正确对待孩子的退缩行为

  当发现孩子有退缩行为时,不要拿他跟那些善交际的孩子比较,要体谅他的心情;不可由于心急而粗暴对待,这样会使孩子更加恐惧,更不敢与人接触,尤其不能当着外人说“我这孩子就是胆小“,要积极强化孩子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孩子千方百计克服所遇到的困难;但也不能溺爱,以免孩子从心理上更加依赖父母,而是要以亲切的态度,诱导并鼓励孩子克服心理上的缺陷,去与周围环境及人接触。拓展孩子表现力的方法很多,但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会吓着孩子,使他又重新缩回到“壳“里去。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有的孩子由于家长常常大声对他训斥,他一听到家长叫他就害怕,有的孩子在洗澡时被烫痛了,他就害怕洗澡等等。家长在孩子遇到一些他预料不到的事时,要对他讲明道理,讲清楚凡事都要当心一点,,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劝慰的语言,孩子害怕时,抱紧他;孩子怕滑滑梯,先抱孩子滑下来;孩子怕雷声,您就静静地抱着孩子,告诉他:"妈妈知道你怕雷声,雷只是声音而已,不会伤害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