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正文
2009-07-24 15:19:06 下载试卷 标签:六年级 百分数 苏教版 数学
问:本单元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教学百分数的知识。这一单元教学哪些知识?是怎样编排的?
答:本单元教学的知识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改写,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分成三段编排。
百分数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它与分数的意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只有理解了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才能正确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教材把百分数的意义及百分数的表示方法安排在例1里教学,并配置练习十九帮助学生深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改写,一方面沟通了不同形式的数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突出百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是解答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为了便于教学,教材编排两道例题,先教学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再教学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同时,安排练习二十,帮助学生形成互化的技能。
百分数的应用在小学数学里占有很显著的地位,本单元仅教学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编排两道例题和练习二十一,从比较一般的求百分数问题到较特殊的求百分率问题,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广泛应用。至于百分数的其他实际问题,将在六年级(下册)继续教学。
本单元教材还注意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两个领域内容的有机结合。如,在统计图和统计表中呈现百分数,用百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些结合赋予百分数丰富的具体含义,促进百分数概念的形成,体现了百分数有统计量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
问:教材是怎样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的?教学时应注意什么?
答:百分数与分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概念,教材充分利用两者的相同属性,从分数引出百分数,揭示百分数的意义。例1的统计表里有三名队员投篮的数据,包括各人的投篮次数、投中次数、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完全能够理解这些数据,进入认识百分数的最近发展区。表格里写出“投中的比率”,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体会表格里的三个分数也可以看作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的比。初步接触“比率”,对接受“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会有所帮助。
例题统计分析队员们的投篮情况,需要比较三人投中比率的高低,即比较三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三个分数的公分母恰巧是100,通分后的三个分数分别表示三名队员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一百分之几,教材由此概括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突出了百分数反映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是分母为100的分数。
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还应注意以下五点:
第一,引导学生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这是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在例题里要逐一详细解释64/100、65/100、60/100的具体含义,从而概括认识这三个分数都表示投中次数是投篮次数的一百分之几,都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相比的结果,都反映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三个分数的共同的数学内容,是百分数概念的本质属性。寻找这些共同内容,是关于百分数意义的感知活动。练习十九第1题,要具体解释每个百分数的含义,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相比,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助于学生深入体验百分数的意义。
第二,安排学生把百分数与分母是100的分数相互改写,把百分数与后项是100的比相互改写,并交流改写的思考和方法。如第99页“试一试”,练习十九第4、5、6题。前一类改写能加强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和百分数的读写技能,也为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作了铺垫。后一类改写沟通了百分数与比的联系,既进一步体验了百分数的意义,还理解了“百分数可以叫做百分比”。
第三,利用练习十九第3题,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这道题里的分数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其中有的是百分数,有的则不是。通过判断“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些不能?”再一次凸现百分数的意义。当分数具有一个数与另一个数“倍比”(几倍或几分之几)的意义时,它与百分数在意义上是一致的,可以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当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是多少的时候,它不具备百分数的属性,不能写成百分数。
第四,利用第99页“练一练”,练习十九第8、9题,体会百分数与1的关系。在“练一练”第1题里,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其中的涂色部分和未涂色部分都是“1”的百分之几,同一图中的两部分合起来刚好是大正方形,与图对应的两个百分数之和是100%。可见,任何一个百分数都有相应的“1”,当百分号前面的数小于100时,这个百分数小于1;当百分数的分子是100的时候,这个百分数等于1。把这些认识应用到第8题,就能把整个下载任务看成“1”,通过100% - 65%算出还有35%没有完成。第9题扩展对百分数的认识,至诚超市和大达超市的营业额分别比佳美超市多20%和少15%,这两个百分数都把佳美超市的营业额看作“1”,表示至诚超市营业额的百分数120%(1 + 20%)大于1,表示大达超市营业额的百分数85%(1 - 15%)小于1。
第五,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不表示两个数量各是多少。第101页第10题,如果100人表演团体操,其中男生有40人;如果200人表演团体操,其中男生有80人。男生的具体人数都是根据“男生人数占40%”的含义推算出来的。可见,这个百分数只表示参加团体操表演的男生人数与总人数的关系,只表示男生人数在总人数里所占的份额。这个关系与份额是确定的,至于男生究竟有多少人,还与参加表演的总人数有关。由此可知,第11题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不一定相同,尽管两校的女生人数都占学生总数的49%。
问:关于百分数与小数或分数的相互改写,教材在编写上有哪些特点?
答:例2与例3分别教学百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我们知道,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时候,一般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可见,小数化成百分数是分数化成百分数过程中的一步,这是例2与例3的内在联系,也是教材依次编排这两道例题的主要原因。教材引导学生应用小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改写过程,理解方法,发现规律,形成技能。教材编写注意了以下几点:
1. 创设需要改写的问题情境。例2比较王红和李芳完成仰卧起坐的情况,实质上是比较1.15 与110%两个数的大小。其中一个是小数,另一个是百分数,需要化成相同形式的数才能看出谁大谁小。例3把调查获得的3/5与2/7分别用百分数表示,直接提出了分数化成百分数的要求。这两道例题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提出改写数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改写数的表示形式是有意义的活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2. 鼓励学生探索方法。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主要应用小数的意义和百分数的意义,分数化成百分数主要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改写数需要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因此,两道例题都应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参与改写数的活动。
例2同时出现小数化成百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小数,这是考虑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会有不同的思路,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学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在交流时,学生既能介绍自己的思考,也能吸收他人的方法,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从而获得完整的知识。
例3只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试一试”才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把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分别教学有两点原因:一是由于两种改写的方法不同,涉及的已有知识不同,分开编排便于教学。二是由于分数化成百分数,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有除尽和除不尽两种可能,在除不尽的时候要交代一般的处理方法——保留三位小数(即在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教学两道例题,要帮助学生理清改写思路,培养推理能力。如1.15化成百分数,先想1.15是两位小数,根据两位小数表示一百分之几,可以写成115/100;再想百分数是分母为100的分数,有特定的表示形式,115/100可以写成115%。又如110%化成小数,因为110%是百分数,所以能写成110/100;因为110/100的分母是100,所以能写成两位小数并化简为1.1。
3.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改写要领。例2虽然把小数1.15化成了百分数115%,仅一次改写得到的体验是不深刻的,所以第102页“试一试”继续把一位小数0.3和三位小数0.248分别化成百分数。教材用填出分子的方式,展现了“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百分数”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比较百分号前面的数与原来的小数,发现从小数到百分数,有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等规律性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要领,并通过逆向思考,推理出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学生在例3中两次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第103页“试一试”又把三个百分数改写成分数,在此基础上,教材让学生想一想:分数化成百分数、百分数化成分数要注意什么?这里的“注意”有两层内容:一层是基本的思路和方法,即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简分数。另一层是关于特殊情况的处理,如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怎么办?又如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如果分子是小数怎么办?
问:本单元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两道例题的教学重点各在哪里?
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百分数的一类应用。本单元例4和例5都是百分数的简单应用,所解决的问题只需要一步计算(列出的算式里只有一个运算符号)。例4教学一般的问题,和百分数意义的联系很明显,容易找到相比较的两个数量。例5教学求出勤率的问题,是百分数意义的专门应用。先编排一般的问题,能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以这些知识为基础,教学求百分率的问题,难度就小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可以看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特殊情况。它的问题表述形式、数量关系以及选用的运算都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相同,但问题的答案必须是百分数。教材在认识分数的时候,编排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本单元例4的教学重点是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经验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这道例题用条形图表示王红等3人一周中长跑的路程,学生看了条形图,不仅能了解各人跑的千米数,还能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直观地联想到李芳跑的千米数是王红的4/5,王红跑的千米数是林小刚的5/7……因而在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时,很自然地想到先求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再化成百分数。教材通过大卡通告诉学生,求4是5的百分之几,可以先用小数表示4除以5的商,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让学生体会,如果先写成分数形式的商,还得化成小数再写成百分数,不如用小数表示除法计算的结果简便。“试一试”求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已经列出了除法算式,让学生求商并写成百分数,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突出求百分之几问题的数量关系,这里是王红跑的路程与林小刚跑的路程比,把林小刚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而例4是李芳跑的路程与王红跑的路程比,把王红跑的路程看作单位“1”。所以,王红跑的千米数在例4的算式里是除数,在“试一试”的算式里是被除数。二是算式5÷7的商是循环小数,应该和前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一样,遇到除不尽时,商保留三位小数,即百分号的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例5教学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关键是理解出勤率的含义。教材指出,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详细解释了出勤率的含义,把求百分率的问题回归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求出勤率的方法与算式。在计算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后,让学生自选两天的数据计算相应的出勤率,巩固对出勤率的认识。周三、周四的实际出勤人数与应出勤人数相同,算式是40 ÷ 40 = 1,要指导学生把1改写成100%。还要反思,为什么周一、周二、周五的出勤率不是100%?出勤率会高于100%吗?使学生对出勤率的体验深入一步,成为理解其他百分率的基础。教材的练习中陆续出现成活率、入学率、升学率、森林覆盖率、造林合格率、近视率……让学生在出勤率的基础上,体会这些百分率的含义,感受百分率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