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22 19:22:59 下载试卷 标签:教师 复习 flash小故事 学习方法 诊断活动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达成目标
|
一、导人新课
|
1、板书课题,提问:题目中的“壮”是什么意思?你选择哪个义项?
2、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文章赞颂了哪两种动物?(讲正标题与小标题)教生字:蚂蚁。 |
齐读课题。
(《新华字典》)中有三个义项:①健壮、有力;②雄伟,有气魄;③增加勇气或力量)
|
激发兴趣。
|
二、初读指导。
|
1、学习《“蚁国英雄”》,画出生字词。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项链、焦泉。
(2)学习要求认识的字。惋惜 肆虐 焚烧 舐 灼焦
(3)默读,思考:这段话可分几层?每层写的什么?
2、学习《“生命桥”。》
(1)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读生字。 |
1、读“蚁国英雄”,画出生字词。
2、查字(词)典自学生字词。 丘陵、可怜、肆虐、束手待毙、肝胆俱裂、放弃。 3、讨论。
|
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
三、学习生字。
|
1、读生字,认清字形、笔顺。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巡视个别指导。
|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笔顺,按要求描红,仿影、临写。认真完成书写练习。
|
把生字写得整齐、美观。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达成目标
|
一、检查复习
|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解释下列词语中带点的意思。 束手待毙 可怜 丘陵 临河 肝胆俱裂 放弃 不慎 至死 |
惋惜 肆虐 焚烧 舐动 葬身火海
坠落 山涧桥墩 狩猎 目瞪口呆 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
复习巩固
|
《“蚁国英雄”》精读训练。
|
1、默读第一层“草丛起火,围向小丘”,用简笔画标出:丘陵、草丛、河。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2、指名口述层意。
|
1、读《“蚁国英雄”》,回忆文章层次。
2、用简笔画标出:丘陵、草丛、河。
|
通过对关键词的反复朗读品味,了解事情的起因。
|
《“蚁国英雄”》精读训练
|
3、轻声读第二层。
(1)读后指名口述大意。 (2)理解“可不是”、“葬身火海”。 |
口述大意。
讨论得出:“可不是”,确实是;“葬身火海”,“火海”,火的海洋,形容大火。把尸体埋葬在大火中,即被大火烧死。
|
通过对关键词的反复朗读品味,了解事情的发展。
|
《“蚁国英雄”》精读训练
|
1、朗读第三层,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 (2)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读第四层,蚁团结果是怎样的?
|
朗读,思考,讨论得出(这区区的弱者没有……竟……扭成一团,……滚动……蚁团不见缩小)
|
启发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了解事情的高潮结局。
|
讨论:怎样背诵《“蚁国英雄”》。
|
1、回忆全文层次。
2、分析第二层层内句序。(向导惊叫——游人听见——心里惋惜——热浪、气味)其他几层仿此。 3、对照板书,背《“蚁国英雄”》。 |
回忆全文层次。
思考讨论。
朗读练习背诵。
试背,同座互背。
|
能对照板书背课文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达成目标
|
复习
|
一、指名喜欢背《“蚁国英雄”》的同学背诵。
|
背诵;
评议。
|
背诵《“蚁国英雄”》。
|
二、《“生命桥”》精读训练
|
1、读第1自然段,思考:
当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时,羚羊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2、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出现了什么奇迹? 3、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1)“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指的什么情景? 为什么说这是神圣的? (2)“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为什么把羚羊所划出的一道道弧线比作“生命桥”?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 (3)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这是为什么? (4)齐读全段。 |
1、讨论后指名口述内容。
2、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如何通过简笔画表现这一场面。
画成后,指名以简笔画为依傍,口述“奇迹”。 3、理解①老少配合,一死一生;②没有拥挤,没有争夺。
4、理解:老羚羊甘愿牺牲自我,保存年轻羚羊,精神崇高伟大。
|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理解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献身精神。
|
三、朗读全文,布置作业。
|
1、有表情地朗读《“生命桥”,》结合《“蚁国英雄”,》想一想:这两篇短文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
总题中的“壮歌”指什么? (悲壮的颂歌) 2、、试背《“生命桥”》 3、作业 在《“蚁国英雄” 》、《“生命桥”》中,选一则你喜欢的背育。 |
讨论理解:生命攸关时刻,顾全大局,牺牲自我。
|
通过对关键词的反复朗读品味,深入理解老羚羊和外层蚁国英雄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献身精神。
|
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