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21 22:42:36 下载试卷 标签:阅读材料 地理 历史 大学 启蒙教育
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年)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呕心呖血,他不愧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市人。于1890年出生在东关镇一个普通家庭里。他的大哥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秀才。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中学阶段,读书于上海澄衷学堂和复旦公学,后又到唐山路矿学堂读书。由于他学习努力,成绩卓著,五次考试都名列全班第一。19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哈佛大学求实崇新、自由探讨的学风,给他深刻影响。1918年他以台风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时年28岁。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了祖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他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东南大学,在竺可桢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专业,并新任系主任。这是我国高校建立地学系之始。1927年学校又改名中央大学。在此期间,他一面担任地理系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一面教授地学通论。气候学,气象学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气象学和地理学研究及教育人才。张宝堃、吕炯、黄厦千、沈孝凰、胡焕庸等,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优秀学者。他还积极参加中国科学社,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他积极筹建校南农场气象测候所。1922年他主持购买了各种仪器设备,定期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雨量、日照等项目。逐月发行南京气候报告。这是我国自建和创办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1927年北代胜利,政府筹建中央研究院,下设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分设天文、气象两研究所,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的竺可桢,又被任命为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时的气象研究所,既是全国的气象学术研究单位,又是领导全国气象事业建设的国家机构。竺可桢白手起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他首先领导了中国气象台站网的建设,提出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计划在十年的时间内,全国建立气台10处,测候处150处,雨量测候所1000处。在气象所成立的当年,就首先建成了南京北极阁气象台,这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在此期间,还开展了天气预报业务,拟订了《气象观测实施规程》,统一了观测时制、电码型式、风力等级标准、天气现象的编码等,开展了气象资料整编的出版业务。先后出版了《中国之雨量》、《中国之温度》、《中国气候资料》以及《气象月报》、《气象季刊》、《气象年报》等。1934年他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
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团结全校师生,携带图书仪器,先后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等地,于1939年底迁至贵州省遵义和湄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在民主爱国的学潮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迎接解放。解放后,他高兴地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还被选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他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并培养了大批地学骨干力量。强调地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方面最新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论证。
竺可桢于1956年领导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并一直兼任主任职务。他多次指出: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工作。综合考察应为国家和地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其任务首先是调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数量、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科学方案。早在解放初期,他就急国家之所急,积极投身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以发展橡胶为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工作。1951年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为治理黄河,他主持组织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此后,中科院专门成立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四项重大考察任务。其一是西藏高原和康滇横断山区研究;其二是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地区的考察研究;其三是热带地区特种生物资源的研究;其四是主要河流水利资源的考察研究。在他的支持下。仅 1956—1957年两年间,就先后建立了6个综合考察队。它们是:黑龙江综合考察队,新疆综合考察队,华南与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长江、黄河流域土壤调查队,柴达木盐湖科学考察队等。此外,还组织了治沙考察队,南水北调考察队等。到他去世时为止,在他领导下,中科院先后组织了25年规模不同的综合考察队,参加工作的达100多个单位,1万多人次。积累了大批珍贵资料,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竺可桢热情地倡导和组织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农业区划、中国国家地图集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在他的建议下,设立了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总局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他关心地质、地震、古生物、土壤、植物、动物、遗传、生理等学科的发展。他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比作科学的两翼,并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仍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宣传科学知识。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认为:地理学是经济建设事业中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现代地面环境的科学。因而应着重研究现代地表面的岩石圈、水圈、气圈与人类的相互作用,研究地球外壳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科学。我国的地理学,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健康发展的,在地理学研究方法方面,他十分重视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早在1929年他就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开创了这方面研的先例。1958年他发表了《中国亚热带》一文,指出:不应将热带北界移至南岭,也不应将华北各地、东北南部和新疆南部都划归亚热带。他说:亚热带的气候可以这样规定:即冬日微寒,足使喜热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八个月以上。作物一年可以有两造收获。他不仅提出了划分的标准,同时明确指出了亚热带的北界和南界。他的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竺可桢在气象气候学研究中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早年就从事台风和东亚季风的研究,在气候变迁领域的研究中,更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研究了大量经、史、子、集,及中外文献,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1961年他撰写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972年他又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等学术论文。前者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述的地理现象,证明了二十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纪世界气候、各国水旱寒暖转变波动的历程,发现十七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相一致。最后指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后一篇论文,可说是他数十年深入研究历史气候的心血的结晶,是一项震动国内外的重大学术成就,他充分利用了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二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一月温度约3—5℃;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的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出现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在每一400年至800年的周期中,又有周期为50—100年的小循不,温度变动的幅度0.5—1℃;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是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小变动的原则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在气象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向十分重视气象气候与生产及人类生活的联系。早在1922年,他就发表过《气象学与农业之关系》的学术论文。1964年他又发表了《中国气候特点及其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他运用植物学的原理,以太阳辐射总量、温度、雨量三个气候要素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气候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粮食作物在各地区发展的潜力及限度,为改革栽培制度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这篇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竺可桢也因之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竺可桢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他从1921年起就观察记录物候。1963年和宛敏渭合著《物候学》出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普及了物候学知识,提倡因地制宜,利用物候规律安排农事活动。此书一出就迅速销售一空。
竺可桢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1962年6月他以七十二岁高龄,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他品德高尚,大公无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实事求是;他关心青年,奖掖后进,待人诚恳,平易近人;他工作深入,认真细致,鞠躬尽瘁,艰苦奋斗;他坚持原则,追求真理,不畏强御,刚直不阿;他勤奋好学,联系实际,锲尔不舍,始终如一。他不仅在创建近代地理学和气象气候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追求真理、公而忘私的精神,他的治学态度和工作态度,也为青年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杏花
杏花,属蔷薇科,落叶乔木。叶阔卵形或圆卵形,边缘有钝齿。近叶柄顶端有二腺体。花单生或2-3个同生,三四月展叶前开放,花形与桃花和梅花相仿,含苞时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核果圆、长圆或扁圆形,与梅果相似,果皮多金黄色,向阳部有红晕或斑点。果肉暗黄色,味甜多汁,初夏成熟。
原产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各地分布最广。性耐寒、喜光、抗旱、不耐涝。树龄长,可活一百年以上,是春季主要的观赏树种。
杏是著名的果木,果供生食之外,还可制成杏干、杏脯等。杏仁可供食用、榨油和药用。
唐诗中的“花花世界”——杏花
杏花,因春而发,春尽而逝,既有绚丽灿烂的无限风光,也有凋零空寂的凄楚悲怆,不同的诗人因不同的人生际遇,对杏花的联想感慨也千姿百态:有人在羁旅飘泊中感受到杏花盛开的热烈温馨,有人在惆怅莫名中发现杏花绽放的朦胧灰暗,有人在历尽坎坷后感叹杏花飘飞的落寞凄凉,也有人在相思离别时哀怨杏花凋谢的苍凉无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下面择取部分杏花飘飞的唐诗,稍作剖析,以飨读者。
(一)轻愁淡喜之花。杜牧的《清明》抒写“路上行人”的悲喜情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一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这时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欲断魂”呼应并深化了“雨纷纷”的情感氛围,突出行路之人的心事重重,凄迷纷乱。一、二两句是通过写景来烘托人物的羁旅愁思。三、四两句则记事志喜。行人希望找个酒家,歇脚避雨,饮酒浇愁,于是问路牧童,牧童随手一指让人产生意外的惊喜:那隐约可见的枝头红杏,那随风飘飘的古朴酒旗,唤起了行人心间多少热情和温馨啊!红杏出林,粉红似霞,遥而可及,望而心动。一颗流浪飘泊的心在红杏林边的小小酒店得到了暂时的安顿,行人的心头顿时涌起一股暖流——轻轻的喜悦,淡淡的欣慰。全诗四句,先愁后喜,借杏花闪现传行人悲喜交加之情,细腻而曲折,感伤而凄美。温庭筠的《碧礀驿晓思》借诗人梦醒所见抒写思乡之情。“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诗人大梦初醒,迷离恍惚,只见孤灯荧荧,明灭不定;只觉楚国故里,远在天涯。他不禁悲从中来,怅然若失,走出客舍,徜徉庭院,只见晓色朦胧之中,残月缓缓下沉,山杏开满庭院,原来长夜悲啼的子规这时也敛声静气,歇息下来,在清晨的清空静谧当中,诗人有一点思乡的寂寞和忧伤,也有一份满目春色、繁花似锦的喜悦和欣慰,陌生、孤独、惊喜、欣悦交融在一起,借“朦胧淡远”的杏花巧妙地传达出来。
(二)心绪缭乱之花。李商隐的诗以捕捉和描绘日常生活中某种微妙的诗意感受而见长,《日日》就是这样一首典范之作,写的就是由烂漫春光所引起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意绪。“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首句写春光与日光争艳竞妍,造语新奇,意趣盎然。丽日当空,春光烂漫,万物生长,方兴未艾,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热烈欢快的勃勃生机。日光,既指艳阳春日,又兼有时光之意。着一“斗”字,似乎眼前这烂漫纷呈的春光日日与时光争雄比长,力求在这美好的时光尚未消逝之前展现它的全部美艳。这一比斗本身就暗含韶光易逝的轻微惆怅,暗逗下文意绪的纷扰不宁。第二句实写春光,微寓心绪。城郊野外,山路横斜,艳阳高照,杏花盛开,惠风和畅,芳香四溢,极目远眺,只见山杏灿烂却微呈白色,亮人眼目却略带灰暗,这种色调容易触动诗人春日的无名惆怅。杏花开放,一见春光烂漫,二见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状的缭乱不宁。三、四两句更进一步点出了诗人消融纷扰的企盼。什么时候才能使心绪摆脱眼前这种纷扰不宁的状态,能够象这百尺游丝一样轻松悠闲呢?通读全诗,不难发现,芳香四溢的杏花实际上折射出诗人伤春、伤情的纷乱不宁。
(三)轻浮易谢之花。花本无情人有意,古人喜欢托物言志,借花言情。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就通过对比杏花和幽竹来抒发自己的人生志趣。“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如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前面两句写眼前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渲染出春光消逝,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后面两句写诗人的惊喜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花鸟销声匿迹与幽竹“不改清阴”形成对比,烘托出诗人回归草堂的发现之喜。耐人寻味的是,写花写竹别具象征深意。“不改清阴”的幽竹象征着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风亮节;与此对应,随风飘零的杏花、辛夷花则隐喻屈俗变节,易衰易谢,经不起考验的凡夫俗子。两相对比,可见幽竹(实际上是诗人心志的写照)之坚贞高洁,杏花之脆弱易谢。杏花飘飞写尽了人生的浮躁不宁,趋时易变。
(四)美人迟暮之花。花红易逝,红颜易老,人花相喻,言愁说恨,这在古代诗词中当是普遍现象,戴叔伦的《苏溪亭》就是反映这种题材的典范之作。借暮春花草烟雨写美人怨别离恨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溪边亭畔,青草遍地,绿水悠悠,这般景致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恨。东风吹拂之中,美人斜倚阑干,凝眸沉思,“问女何所忆,问女何所思?”燕子不归,春光将尽,美人悲从中来: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何处是归期呢?“一汀烟雨杏花寒”,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丽日晴空下的艳丽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不正婉转地隐喻苦苦等待、容颜衰老的薄命美人吗?凄风苦雨中的杏花,憔悴无光,烘托出美人迟暮的惆怅哀愁。
杏花诗
(南北·庾信)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
依稀暎村坞,烂熳开山城。
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杏花
(唐·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北陂杏花
(北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饶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春游
(宋·杨万里)
不知春向雨中回,只到春光未苦来。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
绝句
(南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约翰·舍莱恩的故事
德国著名内科医生约翰·舍莱恩不但有着高超的医术,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同样受人称颂。
在一次实习课上,他给大学生们讲述:“作为一个医生应该具备两种品质:第一,不苛求清洁;第二,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一些老医生在诊断糖尿病时,往往亲口尝一尝病人尿液的味道。”
说完,舍莱恩给同学们进行了示范--把一根手指浸入盛有尿液的小杯子里,然后伸到嘴里舔了舔。做完这个动作,舍莱恩问学生们:“谁来试一遍?”
一名勤奋的学生照样尝了尝尿液的味道。
舍莱恩摇摇头对他说:“同学,您的确没有洁癖,这很好,但是,你没有观察力。您并没有发现,刚才我把中指浸入小杯子里,而舔的却是无名指。”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位伟大的科学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天文学方面,牛顿继承并发展了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还把这个定律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后来它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极大地推动了对天体运动的研究。同时,它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也有普遍意义。
光学方面,牛顿用三棱镜进行光的实验解释了白光(即日光)是由有色光组织成的,从而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另外,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能够放大40倍,可以看到木星上的卫星,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数学上,牛顿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学,推动了数学研究的发展。
力学上,牛顿在伽利略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牛顿在科学上能够取得这么多的重大成就,是他善于观察思考,勤奋刻苦钻研的结果。
1642年,牛顿生于英国东南部林肯郡的一个农村。他从小就喜欢读书,非常勤奋,还特别喜欢手工。18岁那年,牛顿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26岁,就成为剑桥大学著名的数学教授。
年轻的时候,牛顿就非常注意观察自然现象。据说一天傍晚,牛顿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牛顿觉得很奇怪,苹果为什么掉在地下,而不向天上飞去呢?经过专心思考和研究,牛顿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非常勤奋,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他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六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
牛顿虽然是位伟大的科学家,却从来没有骄傲自满过,他谦虚地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一块美丽的石子。至于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呢!
1727年,牛顿病逝于伦敦郊区。英国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智慧、充满灵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语文可也应该充满灵气与活力。赞可夫说过:“儿童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自由自在,又丰富多彩的。”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民主,营造宽松氛围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