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2009-06-21 17:24:06 下载试卷 标签:环境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3.按“三顾茅庐”的顺序绐课文分段。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刘备是个怎样的人。按“三顾茅庐”的顺序绐课文分段。
1.揭题解题。(1)顾:拜访。(2)简介<三国志)(背景知识)。
2.按要求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冈(gang) 谒(ye) 数九寒天(shu)
(2)自学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三顾茅庐、大贤、仰慕、出山、辅佐、谒见。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检查是否读通,随机正音o
(2)注意“谒”与“蔼”、“快”与“快”的字形的区别o
(3)指名说说对思考题的理解。(只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4.按“三顾茅庐”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刘备第一次去见诸葛亮,诸葛亮出门去了,失望而归。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冒着风雪去见诸葛亮,而诸葛亮又不在家,只得快快而回。
第三段(第3—6自然段)写刘备三访诸葛亮,耐心等候,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共图大业。
5.作业:作业本上1、2、3题。
第二课时
1.学习课文,进一步认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土的精神。
2.比较三次去茅庐的异同,为分辨文章详略打下基础
进一步认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土的精神
1.听写词语。
2.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在课文中划出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相请的词句。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有关词句。
(2)小组讨论交流学习结果。
(3)指名汇报,同学评议、补充。
(4)教师小结。
3.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刘备等人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异同点,说说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同:刘备对待诸葛亮前后一致的谦恭态度。
异:第二次增加了环境描写,借助环境描写的衬托,反映出
刘备请诸葛亮决心大,心意诚。第三次写了“刘备静候”的细节,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
4.三顾茅庐的结果怎样?用上“因为……所以……”,“不仅……还”等关联词说说诸葛亮为什么答应辅佐刘备。
5.朗读课文。
6.作业:作业本第4题。
第三课时
1.分辨课文详略。
2.认识课文把刘备和张飞对比的写法。
3.缩写课文。
分辨课文详略
缩写课文。
1.复习导人:“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主要是写谁的什么精神?那么课文为什么花厂较多的笔墨写张飞呢?
2.读课文,划出描写张飞的句子,讨论从这些描写中你可以看出张飞是个怎样的人。
3.分角色将写刘备的语句和写张飞的语句对应起来读一读,说说这样对应起来写有什么好处。(反衬出刘备的谦恭态度。)
4.分辨文章的详略。
(1)课文写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比较一下篇幅,看看课文详写了哪——次,为什么要详写,第三段呢?(详略处理是为表
现中心服务的。)
5.作业。(两题中任选一题)
(1)缩写课文,要求不改变原文的意思,字数在300字以内。
(2)画连环画,并配上文字说明,书名叫(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