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趣味乐园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国学大师—— 诸葛忆兵

来源:国学 2009-06-20 19:01:35

  诸葛忆兵,男,汉族,1959年6月25日生。浙江省温州市人。1980年7月毕业于温州市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1980年8月至1984年8月,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一中学任教。1984年9月,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师从陶尔夫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贺铸词研究》。1987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为二至四年级本科生及硕士生讲授宋元文学。1994年9月,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郁贤皓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7年5月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徽宗年间词坛研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同时为南京师大中文系文科基地班学生讲授“宋代文学”专业课。1997年7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宋史专题研究,课题为《两宋宰辅制度研究》。同时为四年级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生讲授宋史专题课。1999年6月出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出版《宋代女词人词传》(合著)、《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巫风源流观》、《宋词精品》、《唐诗精品》、《宋代文史考论》、《北宋词史》(合著)、《李清照与赵明诚》等专著多部,主编“文人情侣丛书”一套。

  主要学术成果

  一、学术论文

  1、《周邦彦提举大晟府考》,《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

  2、《北宋末年俗词创作论略》,《北方论丛》199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 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6期。?

  3、《门墙肯傍大苏来——论徽宗年间苏轼词的影响》,《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4、《宋恋情词情感价值的评估》,《中国诗学》第5辑。

  5、《<全宋词>未收曹组的一首词》,《中国诗学》第5辑。

  6、《“花间词”中的“别调”—毛文锡词初探》,《求是学刊》1986年第3期。

  7、《贺铸词风格之多样性及过度性》,《北方论丛》1988年第2期。

  8、《试论贺铸词的“新质”》,《求是学刊》1989年第2期。

  9、《古籍整理的一大收获—评钟振振校注的<东山词>》,《文教资料》1992年第6期。

  10、《心灵的避难所—论晏几道的恋情词》,《求是学刊》1993年第4期。

  11、《畏天命 敬鬼神—论孔子的天命观和鬼神观》,《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12、《宋词创作中的“以雅相尚”》,《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第3期。

  13、《洛蜀党争辨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7年第1期。

  14、《千古词坛之圭臬—<词综>》,《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6期。

  15、《大晟府提举官职责考辨》,《江苏文史研究》,1997年第1期。

  16、《李清照个性成因及其表现》,《东岳论丛》1997年第3期。

  《李清照辛弃疾研究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

  17、《元曲研究领域的送爽清风—读王星琦<元曲艺术风格研究>》,《艺术百家》1997年第2期。

  18、《新的视野 新的开创》,《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19、《清淡平实,学者生涯—记陶尔夫教授》,《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5期。

  20、《大晟乐考辨三题》,《文献》1998年第2期。

  21、《学者的严谨,诗人的气质-陶尔夫学术研究回顾》,《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2期。

  《百年学科沉思录——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回顾与前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9月。

  22、《大晟词风与北宋末年世风》,《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

  23、《论宋代后妃与朝政》,《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24、《回环往复 以章法取胜》,《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6期。

  25、《宋代宰相制度、职权述略》,《文史知识》1999年第2期

  26、《宋代参知政事与宰相之关系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0年第1期。

  27、《宋代相权强化原由探析》,《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28、《老成谋国的南宋宰相——史浩》,《文史知识》1999年第11期。

  29、《宋代二府关系之研究》,《文史》2000年第2辑(总第51辑)。

  30、《才气飘逸的苏门学士晁补之》,《文史知识》2000年第5期。

  31、《唐宋词阅读的新视野——评沈松勤〈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32、《“自度曲”的一点辨说——〈全宋词〉阅读札记之一》,《书品》2000年第5期。

  33、《大晟府提举官职权考释——〈全宋词〉阅读札记之二》,《书品》2000年第6期。

  34、《曹组失传词作与俳谐词风——〈全宋词〉阅读札记之三》,《书品》2001年第1期。

  35、《北宋俚俗词风与欧阳修的创作——〈全宋词〉阅读札记之四》,《书品》2001年第2期。

  36、《天才,消融于平庸之中——〈全宋词〉阅读札记之五》,《书品》2001年第3期。

  37、《徽宗年间社会风气的转移与军事题材词——〈全宋词〉阅读札记之六》,《书品》2001年第4期。

  38、《婉约词风的自我变革——〈全宋词〉阅读札记之七》,《书品》2001年第5期。

  39、《李清照的倜傥“丈夫气”——〈全宋词〉阅读札记之八》,《书品》2001年第6期。

  40、《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1、《〈词综〉编纂意图及其价值之评价》,《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7期。

  42、《挑战传统文学史研究模式》,《中国教育报》2001年6月7日第7版。

  43、《草圣醉僧的人生经历》,《中国教育报》2001年8月2日第7版。

  44、《揭开尧舜之迷》,《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18日第7版。

  45、《论宋代三省制之演变》,《新宋学》第一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0月。

  46、《雏凤清于老凤声——评〈龙榆生先生年谱〉》,《书品》2002年第1期。

  47、《南北宋词异同平议》,《北方论丛》2002年第1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7期。

  48、《水光山色与人亲——从〈如梦令〉谈李清照个性的形成》,《语文建设》2002年第6期。

  49、《有村镇处有高阳》,《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11日第7版。

  50、《论北宋三司与宰相之关系》,香港《新亚学刊》2002年第2期(总第4期),(香港)教科文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版。

  51、《文人诗的抒情传统与〈夜雨寄北〉》,《语文建设》2002年第10期。

  52、《李清照前期行踪与词作评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12期。

  53、《平常人生与缤纷艳情》,《中国教育报》2002年11月7日第7版。

  54、《论窦娥形象的内涵及〈窦娥怨〉的创作意图》,《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

  55、《论唐五代北宋词的雅化进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6、《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试论莱州重逢之际李清照与赵明诚的一段感情纠葛》,《求索》2003年第2期。

  57、《“采莲”杂考——兼谈“采莲”类题材唐宋诗词的阅读理解》,《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58、《晚清小说期刊缘何繁荣》,《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25日第7版。

  59、《从文化角度探究书法真谛》,《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6日第7版。

  60、《个性的张扬与题材的开拓——论欧阳修词》,《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61、《性爱心理与词体的兴起》,《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62、《辛派词人论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63、《辽金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光明日报》2004年4月7日第2版。

  64、《论苏辙的奉使诗》,《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65、《李清照〈一剪梅〉作年考辨》,《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66、《北宋宫廷“赏花钓鱼之会”与赋诗活动》,《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二、 学术著作

  1 、《巫风源流观》,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合著,第一作者)

  2 、《宋词——璀璨的明珠》,团结出版社1998年版。

  3 、《宋代女词人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合著,第二作者)

  4、《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5、《徽宗词坛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6、《宋代文史考论》,中华书局2002年11月。

  7、《北宋词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合著,第二作者)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再版。

  8、《李清照与赵明诚》,中华书局2004年4月。

  9、《李清照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年1月。

  三、 教材

  1、《中国古代文学名作选读》(参编12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