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公平对待每所学校每位学生

来源:深圳特区报 文章作者:马璇 2010-05-06 11:13:39

  “公平对待每一所学校,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2005年以来,深圳市每年都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迈出重要步伐,着力推进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公平发展。

  2005年,市政府颁布实行《深圳市暂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办法》,对暂住人口子女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实现“三个统一”管理:暂住人口子女可与深户适龄儿童一样,按照统一程序就近申请学位;统一学籍管理;统一教育管理,平等实施教育教学。在此基础上,深圳于2009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停止收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借读费。

  2006年11月,市委、市政府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7个配套文件。从2007年起,市政府将特区外96所原村办小学的标准化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同时大力开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目前全市公办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比例达到94.72%。

  2008年,深圳按照国家和广东省城市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公、民办学校实行统一的免费补助标准。我市共有77.2万人次享受到义务教育免费。凡符合我市就读条件的来深务工人员子女,无论就读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均已享受义务教育免费。据2009-2010学年初步统计,公办学校拿出半数以上学位,接纳了24.9万非深户学生就读。

  今年4月,我市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除人员经费外的日常运行所需经费,统一实行生均拨款制度。这从根本上强化了政府责任,真正做到公平对待每一所学校,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继特区外原96所村小标准化改造完成之后,目前我市又启动了中小学“百校扶百校”行动,在全市组织101所优质学校,对宝安、龙岗等区和光明、坪山新区101所中小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为期3年的“一对一”帮扶。此举将逐步缩小特区内外、区域之间、公民办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加快我市教育内涵发展。

  典型案例

  昔日残破村小今成亮丽风景

  这里的学生曾经每天要踏着黄泥地上学,上体育课也只能在雨天积水晴天飘尘的煤渣运动场活动,而如今,一条投资55万元的崭新校道已经铺成,学校也有了设备齐全的运动场。在光明新区爱华小学的师生眼中,短短的3年时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爱华小学是我市教育民生工程——特区外96所原村办小学标准化改造工程的受益学校之一。2007年3月,爱华小学完成15间功能室改造;当年12月,学校开始了修缮类工程改造;去年11月,投资55万元崭新的校道铺成,学生告别了在泥泞校道上上学的时代,从此排除了学生进出校园时存在安全隐患,实现了人车分流的安全管理。

  爱华小学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在光明新区四处可见。光明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周边地区,曾被当地人戏称为“深圳的西伯利亚”,教育基础更是非常薄弱:13所公办小学中,有11所是原村办小学,残破不堪,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新区刚成立时,有些刚招考进来的大学毕业生到学校转了一圈后,竟然不声不响地就走了。

  光明新区挂牌运作后,即对原村小改造工作重新分析、定位,重新申报7个拆、扩建项目,13所公办小学有11所列入改造计划,改造率达84.62%,总投资8655万元,由市财政全额投资。改造后增加了教学班85个、学位3825个。目前,光明新区原村小改造重点也转向了软件建设。

  专家点评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

  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高速发展,深圳教育呈现跨越式的持续增长态势。为了满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学位需求,深圳在教育方面特别是义务教育方面持续大力投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大批学校,体现出教育的“深圳速度”。

  深圳教育虽然起步晚,但现代化水平起点高,在师资力量、软硬件配置和中小学德育、外语、法制、艺术、科技、信息技术等方面,形成比较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有些地方在全国也名列前茅,这与市委市政府的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息息相关,教育成果惠及了户籍与非户籍人口,惠及了公、民办学校,为众多中低收入的家庭免除了教育方面的后顾之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