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谁“绑架”了我们的孩子

来源:中国网 文章作者:范筱 2009-12-21 13:02:28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随着“小升初”时节的来临,各色人等都动了起来。“小升初”择校竞争一如既往地被冠以“愈演愈烈”的帽子,有关教育公平的话题也将老生常谈下去。那么到底谁干扰了教育公平?这样的干扰伤害了谁?而我们离教育公平究竟还有多远?又该如何去跨越这段距离呢?

  没有任何调查、报道显示,择校是孩子的主意。在这场堪称白热化的竞争中,直接发动的一方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当很多人都在千方百计地希望给孩子找一所好一点的学校时,本应该是主角的孩子们已经成为了被“绑架”的“傀儡”。

  爱的绳索

  这是一位教师刚刚经历的事:

  这位教师有个朋友,朋友的小孩不爱学习,就找教师帮着开导孩子。教师很专业地敲开了孩子的心扉,小孩告诉教师,他只喜欢学地理、历史和语文。因为他喜欢旅游,学习地理能够为旅游搞好规划,历史可以帮他读懂风景的内涵,语文则是提高游记水平的基础。“函数有什么用?除了升学考试,我在生活中一辈子都不会画函数的!”

  这个孩子曾经是“小升初”择校中的胜出者,当然一切都是在家长的主导下。家长都认为把孩子搁在名校相当于提前起跑,而孩子却希望当初没有那场选择。

  这个案例有这样两句“潜台词”:择校首先是家长的意愿,其次才是孩子的意愿,或者说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意愿;教育是因人而异的,“破坏”公平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未必就能获得优质发展。

  不画函数充其量是有一个孩子可能进不了大学,寡淡得只能引起“亲者痛”。而2005年7月10日随着宁夏银川市一名13岁的女生在家服毒自尽,“吃人的择校费”轰动全国。女生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有这样的文字:“你们养了我13年,花了好多好多的钱!我死了就可以帮你们节约10万元。”“对不起!我辜负了你们!我是个差生!”

  服毒自尽的女生早已摆脱了10万元的重压,而不想画函数的孩子还在勉强着自己,这是一个缩影——当进入某所学校不够格时,重金只是进门时的加分筹码,最终还是需要学生通过努力来消除差距以求得在群体中的认同;择校费用作为父母对子女的一种爱的宣示,也顺势成为爱的绳索,千千万万的孩子就被栓在那根绳子上。

  爱的无奈

  从某种意义上讲,择校的家长本就是公平的“破坏者”。做这样的“破坏者”一方面要破费,另一方面还要求人。站在家长的角度而言,如此这般,是出于一种爱的无奈。

  优质资源校需要有分量的“敲门砖”,这导致小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十八般武艺”,以增加“小升初”时简历的厚度和亮度。

  这种无奈之举即便是教师、教育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也得一丝不苟地去做。作为教育的圈内人,他们也在不遗余力帮助子女练就各种“特长”,这些人更清楚,这是叩开名校之门的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他们也更明白,冲刺“小升初”里存在对孩子的拔苗助长,而欲速则不达,高负荷下扼杀了孩子的某些天性,不利于长远发展。

  然而择校早已演化为一场马拉松式的战役,不仅“平时烧高香”,而且还“临时抱佛脚”。一个孩子承担着两个家庭的厚望,但凡有一点经济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家长怎能够看着别人择校而无动于衷呢?于是,炽烈的择校热从大中城市蔓延到了县城和农村,择校竞争从高中下移到初中,再层移至小学、幼儿园,择校费用也逐步攀高。

  在择校热的燎原大势中,有的角逐者竞争失利,有的耗费过高,有人蓦然惊呼:教育公平哪去了?

  爱的施予

  在择校中筋疲力尽的家长把指责的矛头指向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名校和教育行政部门。

  名校也在犯愁——面对众多的“追求者”,绣球该抛给谁?

  “小升初”取消了统一考试,不考试还要完成十里挑一、百里挑一的选择,难道靠抓阄去猜?于是,每所名校都要组织考试,不过这种考试得“偷偷摸摸”地进行。

  这时候,条子和票子也夹杂在考试中滚滚而来。有的条子来头太大,只能接收,而且“学校有义务为适龄儿童提供教育”,条子的背后也有助推学校发展的资源。条子打开了缺口,票子作为办学的重要资源也带着巨大冲击力进来了。

  在招生时节,很多优质资源校的确犯愁,有校长躲到通讯信号覆盖不到的地方,有校长把是否接收某位特殊学生拿到教代会上裁决。他们就这样“痛并快乐着”!

  作为教育公平的直接维护者,教育行政部门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校际差距真实地存在着。

  每年的三四月间,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陆续出台“小升初”方案。因为不能再划一道线(统一考试确定的录取线)了,只好划一个圈(免试就近入学)。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家长通过迁户籍、买房产等方式突破这个防线。

  这种较量是一场暗战,人托人、脸托脸,有钱的、有权的、勒紧裤腰带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而毋庸置疑的是,这成了一场激战。

  这场激战愈陷愈深。精英父母们不仅自己披挂上阵,还把孩子训练成斗士,与其他家长和孩子、与教育职能部门构筑的防御工程对垒,以获得优质教育的入场券。

  其实,在修炼各种特长时拜师傅、添装备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公平就已经在沉沦——因为这一切作为都依赖于家长的资源和取向,我们其实是在面向家长维护教育公平,造成了“主体错位”。因此,当前教育公平需要明确的第一个要素是“给予谁公平”,明确教育公平的“正主”——张冠李戴给家长设置公平防线将导致更多的孩子遭到爱的“绑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