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下去"奥英"浮起来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26 10:11:34

  2007年1月3日,第四届“小数报杯”数学文化传播活动与创新思维能力竞赛在江苏开赛,由于组织混乱,导致近万名家长考生找不到考场。有愤怒的家长撕掉了准考证,愤而离去。准考证可以撕掉,但的阴影甩得掉吗?
  成都市教育局近日严厉封杀“疯狂”。但有人质疑功利性竞逐不会因此停止。
  上月25日,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五项禁令,从五个层面对“疯狂”等学科竞赛进行彻底封杀———今后,成都市不仅不能再举办、协办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包括“”在内的所有学科培训和竞赛,也不允许学校等利用教学设施或场地举办“”等各类有偿补习班、培训班。在职教师也被严令禁止举办或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收费培训和补习班。最为“釜底抽薪”的是,成都市各学校禁止以任何形式将“”等学科竞赛成绩和“小升初”挂钩。
  没有奥赛怎么选拔?
  成都这次的“整治风暴”在全国掀起巨浪,叫好声此起彼伏。但有不少家长还是提出质疑: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中考、高考仍然存在,学校选拔仍然要看分数、重优才。小升初,不看奥赛、不看竞赛成绩,名校和民校又该如何选才?教育行政部门禁得了奥赛,能禁得住其他方面的选才竞逐吗?
  “只要高考的‘指挥棒’还是老模样,封杀奥赛的最终目的也只能徒劳。”对于成都出台奥赛禁令,学大教育广州分公司在职数学科辅导老师张老师持保留态度。张老师表示,多年以来,广州奥赛禁令声声不绝耳,但一禁再禁,再禁再有。张老师向记者举例说明:今年广州市“小升初”的16所民校联考里尽管没有出现内容,但在数学科最后的拉分题部分,具备解题思路的学生较一般学生的做题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
  张老师认为,广州对奥赛的禁令不彻底,成都提出的禁令也并不意味具有实质意义。“不给赛数学、英语,还能赛个人特长、拼技能水平。这样,功利性的竞逐还是会延续下去。”
  大考前班必爆棚
  广州的本土课外辅导机构———卓越辅导机构取得这样一组数据:目前,卓越在广州市共有数万名补习生。平日里,参加奥赛辅导的只有673人,仅占全市辅导总数的1%左右。但每逢课外辅导机构推出春季班、冬令营之时,其奥赛方面兴趣班的报名人数就能激增到数千人!卓越副总裁周贵校长不禁感叹:参加短期培训的学生很多都不是因为有兴趣,而是为了准备考试,现在的奥赛的确是妖魔化了。
  周贵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正是中国办班的初始阶段,当时为参加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教委决定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北大附中、清华附中设立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集训班,并从各地高中一年级学生中挑选十几名在学科方面有天赋的学生来集训。两年后,第一批参加集训的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为国争了光;回来后,得奖的学生就被清华、北大等校免试录取。“不知道从哪年开始,有些学校看到培养奥林匹克竞赛得奖学生有利于提高升学率,就开始办起奥林匹克班来。从那时开始,就从高中延伸到初中、小学。商家看到了里头的商机,也开始办起班。就这样,逐渐泛滥于全国。”
  “纵观目前的辅导市场,参加的学生大多是小学五至六年级为考入好中学而‘临急抱佛脚’的,也有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来学习的;班课组织方面,有‘明目张胆’名为班的,也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称为兴趣班的……”周贵提出,本是无辜,但当遇到了资源优胜学校的“择优录取”,遇到了无形“入学”指标的特殊准入,就开始变味,也引发出许多教育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只有从源头把关,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奥英”取代负担会更重
  另外还有专业人士认为,即便被政策强行削减,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也会催生其他学科的培训热潮,比如“奥英”。所谓“奥英”并不等同于,其实是中国人对各种难度超过学校英语教育的英语考试的俗称。
  学大教育广州分公司辅导英语科目的陈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广州参加“奥英”学习的人数目前比少一半以上,因为学习英语的词汇量要求大难度更高,比如今年四年级的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题中就出现了初中才会学到的单词,还有大量的生僻词或谚语等,最后的“拉分题”不仅有英语的脑筋急转弯,甚至还有英语的题。甚至有家长用“变态”来形容奥英的难度。
  但作为升学的砝码,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广州市小学生英语竞赛、剑桥英语等级考试等也都被广州的中学承认。“我不能预计‘奥英’是否会成为第二个,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的被取缔了,选拔考试的重任真的落在‘奥英’身上,那学生的负担就会更重,”陈老师说,“因为英语学习是不可能临时抱佛脚的,仅仅从五年级开始学习是不够的,竞赛的负担会压在更加低龄的孩子身上。”

论坛链接:http://bbs.eduu.com/viewthread.php?tid=249790&extra=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