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均衡的争论 专家:把重高名额分给所有初中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19 09:47:31

  本周一,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公布了全国39所获得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及校长名单。有位细心的杭州网友在本地论坛发帖质疑:“从名单上看,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校长实名推荐名额一样,都是10人。但江苏的10个名额分布在10所中学,可见该省有10所中学达到北大标准,而浙江却仅有3所中学获得校长实名推荐资质。两相比较,是否说明浙江教育距离均衡发展尚有距离?”
  继新上任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点之后,教育均衡发展如今显然已成为大众话题。在这两天杭州举行的首届文晖论坛上,其中一件盛事就是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探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最佳途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在论坛上提出不少办法。例如,建立健全学校的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学校的核心是教师,学校的灵魂是校长。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上课,效果是不一样的,再糟糕的教材在优秀的教师手上也可以上得生机盎然。”袁振国说,“所以教师和校长的流动,能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学生,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办法。”
  当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学生的办法不止这一个,袁振国建议,将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当地每一所初中。他认为,所有初中都能分配到升入优质高中的名额,这对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调动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好处。据他介绍,现在全国有很多地方已经做了类似尝试,有人对这样的做法感到担心,但凡是实行过的学校,都发现这些担心是多余的,没有带来想像中的负面因素。各地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如何在技术上处理得更好。
  别让一所学校孤立
  建立联盟学校,同样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有些学校叫教育集团,有些地方叫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手拉手,不管叫什么,总而言之要扩大教育资源,让先发展的学校帮助后进学校。”袁振国说,“我们要把是否能够带动和推动薄弱学校建设,作为考验所谓名校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的话,我们的学校就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而在杭州,这个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以下城区为例,本世纪初,该区由于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区,北部城郊结合部和新建小区主要为新建校园或者薄弱校园,择校之风愈演愈烈。于是该区利用“嫁接办学”模式,强校带弱校、新校,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配置到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
  此外,刚刚在邯郸召开的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场会上,邯郸也着力地介绍了这种经验——当地没有一所学校是孤立的,所有名校都和薄弱学校进行了紧密联盟,促进了邯郸教育的整体发展。
  要均衡不是不要特色
  但袁振国也同时指出,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不要差异、不要特色。他说:“人和人不一样,地区和地区不一样,这个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丰富多样的,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学校办成一个模样。我们怎么使不同的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不同,适应社会的多样化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在保证每一个人受到公平教育的前提下,能够有特色地发展。”
  例如在杭州下城区,就有一个“琴球书画”教育联盟,是四所分别以口琴、羽毛球、书法、绘画为特色办学的学校组成的。为了发挥四所学校的办学特色,除联盟内的学生能够跨校接受相关特长培训外,还在区域内打破学区限制,实现学生按特长跨学区自主选择入学。
  “所以说现在的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已经呈现出令人欣喜的现象。”袁振国说,“比起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高中千校一面的现象要严重得多。作为高中阶段,怎么样能够多样化地发展,怎样能够特色办学,这将是我们今后的关注点。”

Baidu
map